除雾器的设计参数-管束除雾器
烟气流速
通过除雾器断面的烟气流速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除雾器的正常运行,烟气流速过高易造成烟气二次带水,从而降低除雾效率,同时流速高系统阻力大,能耗高。通过除雾器断面的流速过低,不利于气液分离,同样不利于提高除雾效率。此外设计的流速低,吸收塔断面尺寸就会加大,投资也随之增加。叶片间距根据系统烟气特征(流速、so2含量、带水负荷、粉尘浓度等)、吸收剂利用率、叶片结构等综合因素进行选取。设计烟气流速应接近于临界流速。根据不同除雾器叶片结构及布置形式,设计流速一般选定在3.5~5.5m/s之间。
?系统停运。叶片间距根据系统烟气特征(流速、so2含量、带水负荷、粉尘浓度等)、吸收剂利用率、叶片结构等综合因素进行选取。叶片间距一般设计在20~95mm。目前脱硫系统中zui常用的除雾器叶片间距大多在30~50mm。
(1)延长管束筒体的高度,保证气体在管束内的停留时间,确保脱除的效率。
(2)选取更大效率的增速器和分离器,提高对微小粒径的雾滴和颗粒物的脱除效率。
(3)选择更为合理的导流环,避免高速气流引起的二次夹带问题。
1.4 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模组在吸收塔的安装和运行
(1)管束式除尘除雾器采用模块化设计,管束除雾器,其布置在喷淋层上部即原除雾器的位置,可完全代替常规除雾器的使用功能,且除雾除尘效果远远优于目前常用的屋脊式除雾器。
(2)对于新建脱硫机组,仅需设置一层与屋脊式除雾器强度相当的支撑梁,宜春管束除雾器,直接将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模组安装在梁上即可完成安装。对于改造脱硫机组,仅需拆除原有除雾器层,保留zui底层除雾器大梁即可完成改造工作量,管束式除雾器的安装在原有梁上即可。——管束式除尘器下封闭板间的孔隙封闭检查,要求不得有超过5mm的贯穿性缝隙。原有上层除雾器梁可根据实际布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拆除。
(3)管束式除尘除雾器内无复杂的叶片结构,无结垢风险,其冲洗水的冲洗频率、冲洗水量和冲洗水电动阀门数量均要少于常规的屋脊式除雾器。
(4)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无动设备,无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简单。
经脱硫及初步除尘后的烟气向上经离心管束式除尘装置进一步完成除尘除雾过程,实现对微米级粉尘和细小雾滴的脱除,管束除雾器内部结构,实现烟尘低于5mg/nm3超净脱除。
技术特点及优势
1、脱硫效率高、除尘效率高
吸收塔入口so2浓度在1500—15000mg/nm3时,脱硫效率高达99.8%;吸收塔入口烟尘浓度在30-50mg/nm3时,出口烟尘浓度≤5mg/nm3,净烟气雾滴含量≤20mg/nm3。
2、改造工期短、工程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