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湖小工单-中小制造业转型现状与难点,如何提高柔性程度
- 供应商
- 福建助飞软件有限公司
- 认证
- 数字化转型
-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
- 生产进度跟踪
- 制造业生产管理
- 工单管理系统
- 黑湖小工单轻量mes
- 联系电话
- 4006565268
- 手机号
- 13159278925
- 联系人
- 刘滋彩
- 所在地
- 厦门市思明区软件园二期望海路23号
- 更新时间
- 2025-02-17 08:00
如今,中国制造业已具规模优势,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怎样的现状与难点,又该如何破局?在202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期间举办的制造业论坛上,服务型制造业企业黑湖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周宇翔表示,中小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提高制造柔性程度,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立足。
周宇翔对制造业柔性程度的关注,来自一批“倒霉”的灯具厂。“在一个峰会上,300多家灯具厂老板诉苦,说在网上看到一款爆红的款式,他们就一窝蜂去生产同款灯具,结果等造出来的时候,市场潮流已经改变,大量灯具产品滞销。”周宇翔说,在需求不断变化的市场形态下,制造工厂是否能有更快的方式去响应因潮流变化而产生的新消费需求?这就需要柔性思维。也就是说,制造业转型,需要企业的生产线可以快速、高效生产,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
周宇翔举例说,传统的服装制造业从设计、生产、加工到进入市场,周期约为90天,但企业经过生产现场的结构再重构,引入数字化系统、ai算法,可以实现7天之内做到小批快速的柔性生产。黑湖科技服务的一家玩具企业,就已经用上了“柔性化制造理念”,周宇翔说,他们将3d打印技术引入到模具开发中,将原本30-40天的制造工期缩短至4.5天,同时对接数字化生产线,让15天的生产周期缩短至3天。
但周宇翔也表示,转型过程对整个产业链是有强烈依赖性的,需要上下游企业及转型企业内部每一个环节的联动,才能真正实现柔性化生产。“很多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是漫无目的的,一块大屏幕显示很多数据,但并没有融入每天的生产活动中。”周宇翔表示,注意规避这一问题,中小制造业才能实现真正的柔性交付,这也将成为中国制造未来的一个新优势。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首辰/文 刘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