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的核心要义、边界与发展趋势

供应商
企税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认证
企税宝
灵工
联系电话
4006880068
孙经理
17621368808
联系人
孙经理
所在地
上海市闵行区七莘路花园办公区C座
更新时间
2022-04-29 10:49

详细介绍

灵活用工的核心要义、边界与发展趋势!企业该如何拥抱“灵活用工”的大趋势灵活用工是已经长期存在的一种用工形式,而近几年平台型用工的快速发展,让灵活用工一词越来越火热,也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了解到了灵活用工。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灵活用工的思考,来从灵活用工的核心要义是什么,发展趋势和边界在哪里?对于企业而言,又该如何拥抱这个大趋势?来做些分析探讨。01/灵活用工概念关于灵活用工的概念,目前社会中有很多不同的理解。1985年audreyfreedman就提出了“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概念。2005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在《关于我国灵活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曾把灵活就业人员区分为以下三部分——自营劳动者:包括自我雇佣者(自谋职业)和以个人身份从事职业活动的自由职业者等。家庭帮工:即那些帮助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主要是指非全时工、季节工、劳务承包工、劳务派遣工、家庭小时工等一般劳动者。按照这个定义,可以推出,灵活用工是相对于正规用工(全日制劳动关系)而言的一种用工形式,即除全日制劳动关系以外的其它所有用工形式都是灵活用工。近,李克强总理也表示:正式劳动合同之外的其他用工方式都应支持,这里的其他用工方式都属于灵活用工。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新业态下形成的各种“平台型用工”,正作为新的灵活用工业态迅猛发展。 上海市总工会在为灵活就业群体定制的基本保障时,则将以物流快递员、家政服务员、护工护理员、网约送餐员、货运驾驶员等为典型代表的平台型灵活就业群体纳入其中。总结起来:灵活用工是全日制劳动用工以外的四种形态,包含——以非全日制用工为代表的时间上的灵活;以劳务派遣为代表的雇佣形式上的灵活;以业务外包为代表的服务形态上的灵活;以平台型用工为代表的就业形式上的灵活。《灵活用工》一书对灵活用工的定义是:灵活用工是指在规定工作任务或固定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企业根据关于雇佣关系制度的现行法律法规,通过使用兼职、劳务合作、自雇合作、劳务派遣、短期合同、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多种工作方式,帮助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队伍快速调整、匹配、弹性管理和敏捷适应环境变化。《灵活用工与弹性就业机制》一书对灵活用工的定义是:灵活用工,即用工条件的自由组合及用工模式和就业模式的多样化。灵活用工是基于劳动力交易和人权保护而发生的微观经济问题和劳动关系问题,其多样化体现在用工模式,工作时间,地点,环境,薪酬和管理方式等多方面,所以灵活主要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自主协商,用工条件自由组合。从个人视角来看,只有标准劳动关系的才是正式用工,其他非标准劳动关系如非全日制用工、非劳动关系如劳务关系等都是灵活用工;从组织视角看,有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等形式都属于灵活用工的范畴。其实非灵活用工的很多方面都可以理解为组织为提高效能行为的自然延伸。当雇佣关系发生了改变,其他的变化自然也会产生。总体而言,站在企业的角度,通过灵活用工来控制成本是它的主要目标。02/灵活用工的边界灵活用工的发展受很多边界因素的发展驱动。首先是vuca的环境【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在这种环境中,企业用工方式和用工结构的需求在变化,对灵活完成业务和敏捷运营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走向敏捷和灵活的过程中,组织中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更需要具备可分解性,与劳动者的关系更趋向于短期。但是,现实中灵活用工的发展还受到很多限制性的因素,例如技术对工作任务颗粒化和合同周期管理的影响、企业和劳动者对灵活用工的实际准备度和接纳度、服务商的成熟度、合规性对灵活用工的包容度等。这里我们详细来看一下:基于工作任务颗粒化程度和劳工关系周期长短变化条件下灵活用工模式下的工作场景的变化。基于企业和劳动者关系的周期性和工作任务的清晰度,交大行业研究院之前2019年行业研究的一份研究中将未来的工作场景划分到四个象限之中,在这四个象限中:1.“长期-清晰”的关系是传统的用工方式,已经不太适合vuca环境;2.“长期-模糊”的关系比较适合于企业与员工长期共同承担风险,适合于企业高管等奋斗者在组织中的角色;3.“短期-清晰”的关系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应该成为主流。通过技术可将原来复杂问题清晰化、目标明晰化,并由此增加这一关系的比重;4.借助技术,“短期-模糊”的关系可以逐步往“短期-清晰”发展过渡。总之,在未来,vuca环境、企业任务场景、数字化工作技术、个体工作偏好和价值观变化、人才服务市场中介发展、政策规制的包容提升都将进一步促使“短期—清晰”工作场景下的灵活用工模式将成为主流。可以推测,企业、行业和全社会的灵活用工数量将越来越多,灵活用工的边界将越来越宽。多重叠加因素下,灵活用工的市场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大。03/在灵活用工的发展边界技术推动连接、撮合、任务分解和信任建立|技术使人通过技术得以更便利地连接灵活用工模式下,办公时间和地点不断灵活变化的工作呼唤着远程或虚拟环境办公。在这个场景下,必要的联通技术是基础。例如项目的协同管理、消息传输与共享等都需要便捷的联通技术。疫情下的远程办公已经让我们对技术的联通作用有不少感受。技术打破了通讯的空间和时间,使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更加有效率。通过技术可以实时获得彼此的信息传递,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速度和质量。|技术使目标和任务的分解变得更加容易当今“短期-模糊”工作场景现在已经逐渐增多。对企业而言,从“短期-模糊”迈向“短期-清晰”场景推动的关键驱动因素就是企业工作任务的清晰度和任务的可分割性。而工作任务的化细分和时间的灵活安排都需要借助于数字化的手段。技术帮助企业将过去由一人完成的工作进行更化的细分,交由多人完成,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加快工作进度、降低成本。例如topcoder公司,将客户的信息技术项目分割成许多个小块,提供给世界各地从事软件开发的自由职业者,让他们在相互竞争中去完成,成本可缩减75%;另一家翻译公司,将音频文件分割为很多小片段,然后交给众多远程工作者转化为文字。这些工作的分割、分配以及和灵活就业人员的连接都需要技术来推动。|技术使人与企业的撮合变得更加容易目前,为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灵活用工相对较少,有合规性的原因,但更多还是源于企业的任务没办法切分为可灵活分配的状态。

灵活用工

展开全文

我们其他产品
我们的新闻
咨询 在线询价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