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检测:化妆品有害物质怎么检测?

供应商
全球法规注册CRO-国瑞IVDEAR
认证
联系电话
13929216670
手机号
13929216670
项目经理
cassiel
所在地
光明区邦凯科技园
更新时间
2024-06-30 07:07

详细介绍

别被化妆品有害物质检测结果吓到

 

如今关于化妆品的各种安全性检测报告在网上、社交软件里随处可见,这下爱美更爱健康的消费者们不淡定了,当看到检测报告中罗列出的各种有害物质,再对比各品牌产品所含有害物质,尽管含量微乎其微,但消费者们还是担心化妆品的安全问题,疑惑是否可以根据有害物质含量的高低来判断产品的优劣。其实,消费者不要被一些检测结果吓到,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则无须担心产品安全问题。


痕量残留很正常

消费者时不时就会看到网上流传着一些不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报告中赫然显示:某品牌化妆品检出重金属、某品牌唇膏唇彩含重金属或存致癌隐患……不少消费者对此很担忧。那么,这些检测靠谱吗?化妆品含有重金属和其他一些有害物质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还能不能安全使用化妆品了?

   

记者采访发现,不能简单地说这些检测报告不靠谱,但是这样的检测或多或少误导了消费者的认知与评判。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兰清泉博士称,化妆品中的一些重金属来源于生产原料,以及生产包装过程中混入的环境杂质,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

据了解,许多天然植物和微生物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为了抵抗细菌、、虫害和天敌的伤害,在其机体内会自然产生许多有毒的化学物质,如硫醣胺酸、苯酚等。另据了解,美国的科学家们测试了80多种纯 天然食物,发现它们所含的天然生成的化学物质比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等)危害还大。平常被认为是“抗癌佳品”的莴苣、甘蓝、苹果等都含有致癌物质,许多纯 天然食物中还含有亚硝酸盐、生物碱、有害酶类等物质。在大白鼠和小白鼠的实验中,参试的77种天然化合物中,有35种含有致癌物。

据介绍,咖啡里含有丙烯酰胺,该物质是食物发生美拉德反应时的一个副产物。一般来说,同一种含淀粉食物,热烹调后颜色越深重、香味越浓郁,丙烯酰胺的含量也就会越高。烤馒头片、锅巴、烤饼等食物让人回味无穷,但很少有人知道,烤焦的淀粉类食品中隐藏着这种致癌物。

如果连烤馒头都致癌,这让人如何是好?其实,这根本不用担心。根据2010年发表在学术期刊《食品与化学毒物学》(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上的一项研究提供的数据,丙烯酰胺的致癌剂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2.6μg-16μg。一个5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2.6μg×50=130μg,也就是人体每天摄入10kg咖啡,才会达到致癌剂量(煮咖啡丙烯酰胺平均剂量13μg/kg,数据来源: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而10kg相当于星巴克28杯中杯咖啡的量。

  

科学实验确定安全限值

一些检测报告中标明了检测到有害物质的含量,但是却没有标出国家规定的限量。在没有限量规范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判别产品是否有害。即使是砒霜,如果剂量小,不仅不会中毒,还有助于治病;反之,即使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氧气,如果吸入剂量过大,也会发生氧中毒。任何有毒有害物质,皆因超出一定剂量后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一些有害物质存在于化妆品中是否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关键是看含量的多少。

那么,这个安全量是怎样来确定的呢?

据化妆品业内人士介绍,安全性评价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各种指标的确定都非常谨慎,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确定。比如,先要进行危害识别,然后搞清楚其理化性质和构效关系,再进行动物试验和体外试验,还会进行人体志愿者评估、剂量反应关系评估等一系列的风险评估,然后计算出安全边界的限值。

据了解,多数情况下,安全量是用动物实验获得的。例如,试验人员会给动物一定量的目标物质,然后跟踪其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在一定的时间内给动物不同的量,然后检测动物的各项生理指标,以没有出现任何生理指标异常的那个量为动物的“zui大安全摄入量”。如果这种物质在动物体内有积累,就需要考虑在体内积累到什么量会产生危害,然后再计算每天每公斤体重能够承受的zui大量。考虑到动物与人类的不同,需要把这个量转化成每公斤体重的量,再除以一个安全系数,来作为人的“安全摄入量”。

以口红的安全摄入量为例。有消费者担心长期使用口红等化妆品会在身体内蓄积有害物质,其实不必过分担忧。据有关专家介绍,在制定相关标准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了各种物质在体内蓄积、代谢的问题。再以邻苯二甲酸丁酯苄酯为例,欧盟消费品安全科学委员会针对其在化妆品中的安全性,综合评估各相关毒理学终点数据,结合每天使用化妆品的量及在皮肤上的残留量、穿过皮肤的比例等因素,得出“化妆品中含有100毫克每公斤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时,能充足提供人类”的结论。

其实,合格商品都是经过长期科学实验证明了安全剂量的物质,消费者不必要为已经明确的安全标准担忧。

符合限值的产品同样安全

有一些检测报告中将各品牌检测出的有害成分进行了对比,消费者会觉得含量少的产品一定更安全。其实这种认识并不正确。

采访中一位从事多年化妆品安全研究的人士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高速公路两边50米内不能有建筑,这可以保证道路出现事故时不会对周边人员造成伤害。只要50米以外就是安全的,谁也不会认为,两公里以外会比一公里以外更安全。化妆品也是这样,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并没有谁更安全的说法。”

记者了解到,依据《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共列出在化妆品组分中禁用的化学物质421种,限用的化学物质300余种。化妆品专家表示,消费者都担心有害物质存在于化妆品中,但是有害物质也分不同情况,有的一点都不能存在于化妆品中,但也有的有害物质来自自然界的矿物、植物中,是无法避免的,于是就规定了它的限值。比如,砷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生产过程中也容易被砷污染,因此作为杂质存在,砷在化妆品中的限量为10mg/kg;镉及其化合物为化妆品中禁用物质,但化妆品中常用的锌化合物,其原料闪锌矿常含有镉,为此,作为杂质成分,在化妆品中镉的含量不得超过40mg/kg;汞及其化合物为化妆品中禁用的化学物质,作为杂质存在其限量为小于1mg/kg。杂质无法避免,限量内不会对身体有危害,都是一样安全的。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依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及管理的需要,制定了大量的法规或强制标准。这些法规、标准明确了常见有害杂质的限量要求。未规定限量的,也要求企业应进行安全性风险评估,确保在正常、合理及可预见的适用条件下,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安全风险。另外,我国产品安全标准的制定还考虑到我国人群中特定危害的暴露情况,同时也参考了和部分发达国家的标准,经过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评等严格的科学制定程序形成。

化妆品技术专家表示,我国使用的化妆品成分含量统一标准是从欧盟的标准中沿用而来的,标准并不低于发达国家。消费者经常使用的化妆品,无论是防晒类,还是染发类,都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依据现行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生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必须经过批准,获得批准文号后才能进行生产。

另据介绍,我国在食品方面的标准有些指标比发达国家更严格。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为例,有些添加剂的zui大使用量是严于发达国家的;另有部分在欧盟成员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在我国并未被批准使用。

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我国有关商品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标准不断完善,而且越来越严格,市场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消费者对市售合格商品的安全性完全可以放心。  

相关链接

只要符合标准 激素没那么可怕

    

在各种化妆品检测中,激素也是重点项目,消费者对于这个指标尤为在意。专家指出,只要符合国家标准,激素也并不可怕。

众所周知,雌激素让女性肌肤更加细腻光滑,雄激素让男性具备胡须等毛发特征,所以会有消费者对护肤、护发产品产生误解——是不是让肌肤更加光滑细嫩的护肤品中添加了雌激素,而防脱健发的护发品中添加了雄激素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明确要求,在护肤、护发产品中禁止添加任何激素,并且有严格的审核、抽检机制来保证上市产品的合规合格。

同时,消费者也应更加理智、科学地看待一些民间比较“新奇”的检测方法,因为不管是从方法上还是从操作的专业性上,都不一定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有一致性,这就很容易出现误差,比如关于雌激素或者类雌激素的生物学实验检测,并没有单一的检测可作为独立判断产品是否含有雌激素/类雌激素的标准。有些使用鱼胚胎来判断产品是否含有雌激素/类雌激素效应的方式是不科学的,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明确规定,用小鱼胚胎判断毒性的测试方法仅适用于环境评估,而非人体安全评估。

消费者应了解,无论什么物质,检测出的量是多少,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它们就都不足为惧

办理化妆品检测请与我联系

化妆品有害物质检测,化妆品有害物质检测怎么办理,化妆品检测机构

展开全文

我们其他产品
我们的新闻
咨询 在线询价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