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楼板承重安全检测鉴定内容

供应商
深圳中正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认证
报价
1.00元每坪
手机号
13590461208
联系人
银经理
所在地
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丹竹头社区宝雅路23号三楼
更新时间
2024-06-26 08:15

详细介绍

阜新市楼板承重安全检测鉴定内容

首先,应选择符合结构实际工作状况的计算模型、计算简图、计算方法和结构软件。

其次,当采用程序进行整体计算时,输入的荷载(标准值)应正确,输入的各项总体信息和计算参数要符合规范规定。

第三,对实际的结构体系、结构平面与立面布置的规则性、结构构造等方面,必须要有准确判断。

第四,对既有结构构件存在的缺陷、损坏或质量问题,在计算中要予以折减考虑。(如考虑砼构件的空洞、烂根、碳化对界面的削弱,以及潮湿、腐蚀环境的影响等)。

对关键构件、节点、重要部位、形状突变部位、薄弱部位以及内力和变形有异常变化的部分(如较大孔洞周围、节点及其附近、支座和集中荷载附近等),必须重点查勘,并进行局部分析。

因为结构分析必须基于现状,所以对调查与现场查勘的要求很高,基于现场条件限制,查勘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很大。因此,针对既有结构的计算(验算、复核)分析工作,其实比设计工作要难的多。

如果鉴定人员没有一定设计基础,如果对设计规范的理解与运用比较欠缺,在验算分析时,可能会被软件牵着鼻子走,如:参数不会调整、计算结果不会判断、计算书不会编写。

结构分析:建议以概念性判断为主、计算为辅。

考虑到工作量和难度,在一般的安全鉴定工作中,我们做得*多的是荷载统计和有选择性地对损坏构件或典型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进行复核验算(手算或工具箱小软件);当牵系结构的整体承载力和抗震性能以及空间作用时,才需要利用pkpm、sap2000等结构软件进行整体建模计算。

一、在结构布置分析中,应重点对结构体系、平面布置、传力路径、连接方式、支撑布置、构造措施等进行检查和评价。 

二、在结构构件裂缝分析中,应根据裂缝位置、形态和其它检测结果判断该裂缝是否属于受力裂缝。对受力裂缝应通过承载力验算证明,对非受力裂缝应进一步区分沉降、收缩、施工、温度、耐久性等并分析产生原因。三、结构复核时,应明确验算所采用的规范、计算软件及版本、抗震设防烈度、抗震等级、场地类别、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材料强度等参数。 

四、结构复核时所依据的设计规范应根据鉴定目的和鉴定类型确定。对涉及改造、使用功能改变的应按现行规范执行,结构安全性鉴定宜采用建造时期处在有效期内相应的设计规范但不低于89系列规范。

 五、结构复核时,普通民用建筑楼面的附加恒载应不低于1.5kn/m2,屋面的附加恒载应不低于3.0kn/m2,如有可靠数据的可按实际取值。厂房活荷载取值除设计文件明确说明外应不低于3.5kn/m2。楼梯恒载取值应根据截面尺寸计算确定。

六、结构复核时混凝土强度应根据检测结果按照构件的类别、批次进行取值。1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考虑对相邻若干楼层同设计标号、同类型构件混凝土强度进行合并后的批量评定。2对混凝土强度离散的,应先依据规范进行异常值剔除再作区间评定。如不能进行区间评定可通过试算确定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混凝土限值,根据混凝土实测值和限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应加固构件及是否需进行普查(gb/t50344-2004)。 3当构件混凝土强度低于13.0mpa时,钢筋截面面积在验算时需考虑折减10%。 

七、框架柱、梁箍筋和楼板纵向钢筋验算时应考虑构造要求(小配筋率)控制还是承载力控制,在构件评级时注意区分。 

八、对不均匀沉降的判断应综合考虑顶点侧向位移量,构件裂缝分布、形态、走向,裂缝指向与结构变形方向的吻合程度、地面变形等。 

九、灾害事故鉴定应考虑受损构件在强度、截面尺寸、钢筋截面面积等方面的损失。

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缺点:

(1)不能提供大空间房屋;

(2)结构延性较差。

剪力墙结构适用范围:由于承受竖向力、水平力的能力均较大,横向刚度大,因此可以建造比框架结构更高、更多层数的建筑。但是只能以小房间为主的房屋,如住宅、宾馆、单身宿舍。而宾馆中需要大空间的门厅、餐厅、商场等往往设置在另外的建筑单元中。一般在30m高度范围内都适用。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优缺点:

1)框架结构建筑布置比较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空间,但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较差,而剪力墙结构则相反。

2)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使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3)在框架的某些柱间布置剪力墙,从而形成承载能力较大、建筑布置又较灵活的结构体系。

     在这种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是协同工作的,框架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

框剪结构适用范围:一般宜用于10~20层的建筑。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5原则:

原则1、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构件之间不宜采用铰接。抗震设计时,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梁与柱或柱与剪力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的梁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

原则2、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一般按照“均匀、对称、分散、周边”的原则布置:

(1) 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地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在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两侧不宜同时设置剪力墙。

(2)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3)剪力墙布置时,如因建筑使用需要,纵向或横向一个方向无法设置剪力墙时,该方向可采用壁式框架或支撑等抗侧力构件,但是,两方向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值应接近。壁式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考虑。

4)剪力墙的布置宜分布均匀,单片墙的刚度宜接近,长度较长的剪力墙宜设置洞口和连梁形成双肢墙或多肢墙,单肢墙或多肢墙的墙肢长度不宜大于8 m。每段剪力墙底部承担水平力产生的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剪力的40%。

5)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结构单元的中间区段内。房屋纵向长度较长时,不宜集中在两端布置纵向剪力墙,否则在平面中适当部位应设置施工后浇带以减少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应力影响,同时应加强屋面保温以减少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6) 楼梯间、竖井等造成连续楼层开洞时,宜在洞边设置剪力墙,且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不宜孤立地布置在单片抗侧力结构或柱网以外的中间部分。

7) 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应满足楼盖平面刚度的要求,否则应考虑楼盖平面变形的影响。

原则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宜设计成周边有梁柱(或暗梁柱)的带边框剪力墙。纵横向相邻剪力墙宜连接在一起形成l形、t形及口形等,以增大剪力墙的刚度和抗扭能力。

原则4、在长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项较长的建筑中,其剪力墙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1)当剪力墙之间的楼盖有较大开洞时,剪力墙的间距应予减小。

2)纵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两尽端。

原则5、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全高,沿高度墙的厚度宜逐渐减薄,避免刚度突变。当剪力墙不能全部贯通时,相邻楼层刚度的减弱不宜大于30%,在刚度突变的楼层板应按转换层楼板的要求加强构造措施。


楼板承重安全检测中心,楼板承重安全检测报价,楼板承重安全检测机构

展开全文

我们其他产品
我们的新闻
咨询 在线询价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