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小叶紫檀木检测 名贵家具上门鉴定
- 供应商
- 浙江广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认证
- 联系电话
- 18662248593
- 手机号
- 18662248593
- 业务经理
- 周志琴
- 所在地
-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星圃路12号智汇新城B区7栋
- 更新时间
- 2025-04-16 08:59
木材鉴定中心检测原木:
红木研究的历史与总结
①历史上有关红木之论述
现存的文献资料特别是明清两代的典籍中对于“红木”二字的论述几乎很难找到。
a.《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魏齐王正始四年即公元243年,“倭王复遣使大夫伊声耆·掖邪狗等八人,上献丹木”。
有些学者认为“丹木”即为质地坚硬之红木。日本是不产红木的,但也有史料记载日本曾朝贡不产于日本国的紫檀、沉香给中国。如果确实如此,这就是目前所发现的有关红木早的记录了,但无法肯定“丹木”究竟是哪一种红木。
b.郑怀德(1765-1825年)《嘉定通志》
木材学家林仰三、苏中海二位先生认为,有关红木的早文献应为华侨郑怀德所著《嘉定通志》。据《古代南海地名汇释》,嘉定位于越南南部,辖境大致为西贡河流域一带。《嘉定通志》曰“红木,叶如枣,花白,所产甚多;宜几案柜椟之用,商船常满载而归。其类有花梨、锦莱,物价较贱。”二位先生认为,从叶、花的形状和产量看,应为交趾黄檀(dalbergiacochinchinensis),绝不是叶大花黄而罕见的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锦莱”为越南语camlai 之音译,即为巴里黄檀(dalbergiabariensis)。(参见林仰三、苏中海《红木纵横谈》,载《广东林业科技》1993年第3期)。
c.道光《广东通志》:“紫榆,来自海舶。似紫檀,无蟹爪纹。刳之其嗅如醋,故又名酸紫。”
d.袁祖志《瀛海采问纪实·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第377页,余定邦、黄重言中华书局2002年12月第1版,新加坡,英属。……,土产“胡椒、蔗糖、槟榔、椰子、白藤、红木、点锡、牛皮。”
e.1936年版辞海称红木即树脂胺(eucalyptusresinipera)。树脂胺为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主要产于澳大利亚。
f.民国三十年由上海总税务司署统计科编印的《中华民国三十年四月海关进出口贸易统计月报》就有对来自于安南、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的“红木,花梨木(red& rose wood)”的进口数量统计资料。当时是把红木与花梨木分开的,并不认为二者均为红木。
g.民国三十一年出版的由赵汝珍编述,石山人标点的《古玩指南全编》认为“凡木之红色者,均可谓之红木。惟世俗之所谓红木者,乃系木之一种专名词,非指红色木言也。按:红木产自云南,叶长椭圆形,白色,花五瓣。木质甚坚,色红。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
h.明式家具研究之先驱,生于德国的古斯塔夫·艾克(gustavecke(1896-1971))在其1944年出版的名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关于红木的论述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a)“乾隆年代制品的老红木同样也被鉴定为安达曼红木(pterocarpusindicus)的一个亚种。经过上蜡和经过年久成熟,其黑红色质地更加美观,可能使这种木材作为贵重紫檀木的替代品得以流行起来。”
b)“海关的出版物(xl 之第509页)把红木定为另一种木材,即海红豆(adenantherapavonina),此木材生长在孟加拉、阿萨密、孟买和缅甸的潮湿森林中。此木有时被称为“紫檀木”或“珊瑚木”,其色深红,纹理致密,木质沉重。”可能在各种“黑檀”中有一种在市场上也称为红木。具体地说,即所谓的印度花梨木(dalbergialatifolia,印度黄檀,孟买黑木)。关于这种木材,海关出版物描述为“主要产于印度,是一种红褐色或紫褐色中夹黑色条纹的木材,带芬芳的玫瑰香味,……以及均匀但未见而开放的纹理。主要用来制作家具。”
c)安达曼红木(pterocarpusindicus)的亚种生长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人们仍从这亚种获得普通红木。在西方它的名称过去为padauk(紫檀木),有些地方现在仍如此称呼。这个名称好象也包括各种花梨。狭义地讲,它现在常被称为安达曼红木(水杉红木audamanredwood);缅甸花梨木(burmarosewood),在菲律宾群岛称为“narra”。海关出版物记述其“芯木部分是商业上由用的木材,颜色红褐,暗红至深红,或紫红,有时中夹黑条……。它很光滑,纹理致密,摸之发良,相当硬而非常耐久,略带方向……易于加工,能磨出光亮,主要用来制作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