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液办理检测报告大概费用周期多久

供应商
深圳市南泥湾认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认证
联系电话
13025453745
手机号
13025495299
经理
李工
所在地
宝安区福海街道凤凰创谷6楼
更新时间
2024-05-31 07:00

详细介绍

切削液是一种在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切削液由多种超强功能助剂经科学复合配制而成,同时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防锈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易稀释等特点。适用于黑色金属的切削及磨加工,属当前很*的磨削产品。

  切削液按油品化学组成分为非水溶性(油基)液和水溶性(水基)液两大类。水基的切削液可分为乳化液、半合成切削液和合成切削液。乳化液的成分一般为:矿物油、脂肪酸、乳化剂、防锈剂、防腐剂、消泡剂等;半合成切削液主要含:矿物油、脂肪酸、极压剂、表面活性剂、防锈剂;全合成切削液主要含:表面活性剂、胺基醇、防锈剂。而不同刀具材料对切削液具有的功能的选择和要求也不同。同时也要求切削液安全环保,对人体的刺激性小,对金属的腐蚀性小等各种优良的性能。

  切削液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非常广泛,生产出安全环保、性能良好的的切削液无疑可以为拓展新的切削液市场起到重要的作用。切削液产品剖析一般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质谱(ms)、x衍射分析(xrd)、icp-ms、x荧光光谱分析、离子色谱分析等手段。通过这些测试手段可以很好的解析切削液的配方,对切削液中的成分作用有详细的了解,更方便各个企业进行研发,把握市场动态。飞秒检测依靠浙大学科优势和分析人才,拥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积累了深厚的化工产品剖析经验,通过专业、可靠、综合性的分离和检测手段对未知物进行定性鉴定与定量分析,为科研及生产中调整配方、新产品研发、改进生产工艺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后期跟踪技术性指导。

  切削油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有粘度、闪点、脂肪含量、硫含量、氯含量、铜片腐蚀、水分、机械杂质和四球试验等。

  1、脂肪含量脂肪是切削油中的油性添加剂,是划分切削油类别的一个重要指标。脂肪在切削油中可起到降低摩擦系数、减少刀具磨损的作用(对防止后刀面的磨损尤为有效)。加有较多脂肪的切削油特别适合于有色金属加工以及切削量不大但产品精度及光洁度要求高的场合(如精车丝杠)。一般可能皂化值来大致判定其脂肪含量。切削油中脂肪含量过高要求或其他质量控制不当,容易在机器上形成粘性物质造成机件运动不灵活,严重时会变成漆膜即所谓“穿黄袍”。

  2、氯含量切削油中氯主要来自含氯的极压剂。氢氯需要地较高含量(大于1%)时,方可显现出有效的极压作用。如果氯含量不足1%可以认为它不是为了提高润滑性。一般含氯极压切削油其氯含量都在4%以上,高时可达30%~40%。但出于职业卫生及环保方面的考虑,有些国家已对切削油中氯的高含量做了规定,如日本的jis规定氯含量不得超过15%,氯对不锈钢的加工以及在拉拨成型加工中都非常有效。其缺点是不够稳定,遇水或温度过高时会分解产生hci引起腐蚀、生锈。

  3、硫含量切削油中硫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加入的含硫极压剂,另一个是来自其他没有极压作用的含硫化合物,如基础油中原有的天然硫化物以及防锈锈剂、抗氧剂等。有效的硫只需很低含量(0.1%)即可产生明显的极压效果。含硫极压剂对抑制屑瘤特别有效,但可惜现在还没有简单的方法分别测出有极压性的硫和没有极压性的硫。所以很难仅仅依据其硫含量(特别是硫含量不高时)判断其极压性如何。不过现在多数切削液制造厂家在其产品说明书中都标明加入了极压剂硫含量。

  4、铜片腐蚀测定方法是铜片法。腐蚀活性的大小用级数表示,1~2级为低活性或非活性,3~4级为高活性。级数越大,腐蚀活性越强。铜对硫很敏感,用此法可以判断切削油中有没有含硫极压剂和极压剂的活性大小(注意:此法不能判断硫含剂的多少)。此项目也是划分切削油类别的一个重要指标。

  5、四球试验可测定无卡咬负荷。用此法可大致判断切削油的极压性,特别是用结合硫、氯含量及铜片腐蚀进行综合分析时,可以对其润滑性有更全面的的了解。但应强调说明,四球试验所给出的析压性只是在标准条件下的评定结果,此结果与切削性能优劣并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检测报告

展开全文

我们其他产品
我们的新闻
咨询 在线询价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