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硅能蓄电池12V150AH风力发电及维护说明

供应商
山东贺鸣盛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认证
品牌
光合硅能蓄电池
型号
12V150AH
产地
湖南
手机号
15169793969
经理
薛广贺
所在地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辛祝路17号523-18
更新时间
2023-10-14 08:30

详细介绍

光合蓄电池产品介绍: 
1)采用新机理的复合硅盐做电解质。 
2)硅能蓄电池系列产品采用我公司自主研制的“微颗粒复合硅盐化成液”的新概念电解质,特殊配方铅钙高锡合金极板,内化成工艺等技术,经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检测流程生产出品,性能达到新的高度。 
 3)硅能蓄电池系列产品是在铅酸蓄电池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以崭新的技术思路、以及创新工艺流程开发成功的新一代高性能环保型蓄电池。在持久电能的同时,毫无环境污染,其比能量性、大电流放电性、充电性、低温性、使用寿命及环保等性能。 
具体型号及报价请来电咨询:
光合蓄电池产品特点: 
1)环保 
硅能蓄电池系列产品实现了生产过程无酸雾,使用过程无酸雾、无漏液、且不腐蚀极板。报废时废弃物为中性偏酸且极板可回收。解决了现有铅酸蓄电池严重的酸腐蚀和污染问题。 
2)内阻小可大电流充放电 
硅能蓄电池内阻比铅酸需电池小10-18倍。小的内阻使得硅能蓄电池系列产品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自放电性能、抗衰减性能、浮充性能、使用寿命、无记忆性、安全性能。内阻小,大电流充放电时电池升温小,不影响电池使用寿命。可0.3-3c充电,可10-20c放电,8s内30c放电电池不损伤。 
3)广适性强温差适应性好低温容量高 
硅能蓄电池对气温环境和地域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可于海底6000米以上和海拔4000米以下环境使用;在摄氏-40度至70度范围内仍可正常工作;在环境温度-40摄氏度条件下,容量仍可保持在80%以上。 
4)对微小电流敏感 
浮充性能强,小的电流电池也会将其蓄存起来,对微小电流敏感的电池才能经常保持着满电荷量,满足用户持续供电的需求。 
5)储备容量高充电接受能力强 
储备容量达到国际要求的1.75倍,充电接受能力达的2.68倍。 
6)自放电小存放时间长循环寿命长 
自放电小,充电后,常温存放2年仍可正常使用;gm系列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浮充运行可达10年以上,dw系列循环充电次数大于400充次,军供蓄电池按维护方案循环充电次数可达700充次以上。贮存期和使用寿命为现有蓄电池的两倍以上。 
7)具放电功能 
硅能蓄电池的蓄电活性物质具有极好的活性和抗衰性,它具放电功能,且充放电无记忆性,无低放电电压的刚性限制;充电前无需先放电;并可深度放电。 
8)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 
硅能蓄电池的质量功率(比功率)为750wh/kg;质量能量(比能量)为50wh/kg。 
9)性价比 
密封、免维护、极大地减少了蓄电池维护工作量和维护费用,减少了因维护不良造成的蓄电池损坏。荷电状态出厂与贮存,启动时无需添加电解液,初充电准备时间是现有蓄电池的1/20,安装方便,即装即用。 
分布式架构的模块化ups采用分散控制逻辑模式,系统中每个模块都含有一个完整独立的控制单元,系统的主控模块会通过一定的逻辑规则从系统内所有模块中选出,其余模块作为从控模块听从主控模块调度。当ups系统中的一个从控模块出现故障时其余模块仍正常工作,当主控模块出现故障时可通过一定的竞争规则来使得另一个模块作为主控模块,保障系统继续正常工作。 
分散控制逻辑模式的优点在于每个控制单元都可以完成对系统独立控制的工作,故不存在这方面的单点故障点。但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因为主控模块既要处理本身的信号,又要协调各模块之间的信号,所以控制逻辑比较复杂,软件逻辑可靠性不高。其次各主控模块故障后,会在剩余模块中竞争产生一个模块作为主控模块,该过程中也容易发生竞争失败导致系统故障。 
分布+集中式架构的模块化ups功率模块内整流、逆变的控制是分布的,而均流逻辑等控制则是集中控制模式,即采用独立集中的控制模块(如图2中控制模块)来检测市电的频率和相位,然后向每个模块发出同步信号,各个功率模块接受到此同步信号后通过自身的控制环输出相应频率相位的正弦波。当市电丢失时,集中控制模块会自激产生同步信号发送给各个ups模块来保证各单元的输出同频同相。同时在均流的控制实现形式方面,集中式架构的模块化ups依靠控制模块来检测整个系统的负载电流,然后除以系统模块数量来作为各个ups模块的均流参考值,进而与各模块输出电流比较后求出偏差值来不断调整各模块的输出电流,以保证系统内模块间良好的均流度。分布+集中控制逻辑模式的优点在于采用独立的均流与逻辑控制单元,均流度更好,且控制逻辑层级清晰,各功率模块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软件逻辑可靠性较高。为了保证集中控制单元的可靠性,避免单点故障,一般采用该架构的ups控制单元及通讯线路均会做1+1备份。1+1热备份是常用的备份方式,其可靠性在各类系统长期运行实践中已得到验证。 
综合来说,集中式冗余架构具有的优势是明显的。 
集中旁路与分散旁路对比 

正如本文中两种架构图所示,目前大容量模块化ups系统的旁路控制技术主要有两种模式:1、系统集中旁路模式(ups系统内只有一套旁路系统,如图2所示);2、系统分散旁路模式(ups系统内每个功率模块都有一套旁路系统,如图1所示)。集中旁路系统具有过载能力强,可靠性高的优点,而分散旁路具有可扩容,成本低的优点,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可靠性风险。 
对于分散旁路模式,表面上看因分散布置,在ups模块冗余时类似于冗余设计,一处旁路故障,其它旁路仍可工作。实际上此种分散与冗余有本质不同。旁路的主要器件为scr。因为器件的离散性较大,系统工作在旁路模式时,各个旁路基本不可能处于均流状态;而为了保持旁路输出的电压波形完整,在旁路模式时不会进行开关动作,难以电流进行控制,仅依赖自然均流不均流度很难控制在25%以内,电流大的模块很可能因旁路过载而关机,影响系统供电连续性。 
除了稳态的均流问题,在瞬态时分散旁路系统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在系统控制器发送切换旁路模式的信号之后,因为信号传输路径、模块控制器响应速度、器件一致性等各方面原因,各个旁路很难同步切换,而先切换导通的scr将承担大部分负载甚至所有负载,极易导致该scr失效。

光合硅能蓄电池厂家、光合硅能蓄电池型号、光合硅能蓄电池规格

展开全文

我们其他产品
我们的新闻
优质商家推荐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