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兴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南非进口斑节王虾

供应商
厦门勤兴隆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认证
手机号
13666089896
法人
高乙隆
所在地
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刘五店港区
更新时间
2017-09-25 23:40

详细介绍

4.1.5 保证水体充足溶解氧


充足的氧气是水质稳定及虾快速生长的必要条件。溶氧丰富,厌氧菌活性减弱,氧化还原电位高,水体有害还原性物质,如氨、亚硝酸、硫化氢等也会减少,同时虾摄食能力加强,消化率提高,能量代谢利用率也高,并抑制致病细菌(如常见的气单胞菌)的繁殖。因而创造立体式的增氧模式和不定期地使用颗粒氧,保持充足增氧,有利于对虾健康生长。金刚对虾池水溶氧量不低于3mg/l为了保证在养殖过程中有足够的溶氧,应根据天气、水质、底质及水化条件,合理的开启增氧机和使用过碳酸钠、过氧化钙等增氧剂,保持虾池(特别是池底)溶氧充足。


4.2 投料投喂


可视放苗密度决定投料次数,目前多选择早、中两餐少投,傍晚、晚上两餐多投。这样可满足生长需要又可保持水质稳定。


4.2.1 饵料选择


金刚对虾对饲料要求比南美白对虾要求高,一般选择配合饲料。配合饲料不仅提供充足蛋白质和氨基酸,而应质量稳定,有利于对虾的消化吸收以保证对虾的生长,一般投料后2-2.5小时基本完成摄食与消化。


4.2.2 投饵频率


早期3天投料2餐,上下午各一次,开口料0.5kg /10万尾,有条件的辅以投喂丰年虫,0.5kg/10万尾一次每天;4-15天投0#料,每日三餐,6:30投喂饵料量为30%,12:00为40%,19:00为30%;16后:改投喂4餐,6:30,10:30,16:30,21:00,(料量比例分别为20%、30%、30%、20%)。


4.2.3 投饵技巧


日投饲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对虾的健康和活动情况等灵活掌握。前30天难以通过观察网测料,一般以下餐检查饵料台不留残饵为原则,掌握在投饲后2.5-3小时内吃完为佳;中后期测料可掌握在2-2.5小时内为好。天气闷热或有雷阵雨时,可少喂或不喂,这样可以降低饲料系数和减轻水体的污染压力。



投料2小时后检测金刚虾吃料情况。


提高对虾消化吸收,免疫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多维类产品3‰,乳酸菌2‰,连续喂5天,每天喂2餐;高温季节添加大蒜素2‰-4‰,中草药类产品3‰。


e.病害防治


由于金刚对虾生长过程中病害较少,但一旦发生,处理起来就比较棘手。所以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在于对虾病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投em菌,光合菌,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多元有机酸等预防疾病发生,由于养殖水体污染、气候变化、苗种质量差异等原因,金刚对虾常见病害有以下几种:


5.1纤毛虫病



病虾体表寄生大量纤毛虫(钟形虫、累枝虫、聚缩虫等),此病在有机质多的水中极易发生,当固着性纤毛虫少量附生于虾体时,症状并不明显,在宿主蜕皮时就随之蜕掉,但当虫体大量附生时,对虾的鳃、体表、附肢等外观呈黑色,体表呈灰黑色如绒毛状,患病的成虾或幼体游动缓慢,摄食能力降低,生长发育停止,不能蜕皮,进一步促进了固着类纤毛虫的附着和增殖,引起宿主的大批死亡。纤毛虫病的主要危害是影响对虾的呼吸,在低溶氧的情况下更易大批死亡。主要原因是水质过肥,钟形虫、枝虫、聚缩虫等大量繁殖。


治疗方法:1、排水20-30cm,每立方水体用硫酸锌粉0.75g-1g每日一次,病情严重时连用2次,36小时补添新鲜海水还原水位,4天后调水、肥水。2、茶麸10-15g/m3,同时加石灰5-10g/m3,结合换水效果会更好。3、注意盐度调节,低盐水更容易滋生纤毛虫类。


5.2白斑综合症



病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体色微红,体表的甲壳上有稍带粉红色的白斑。白斑的大小和形状不规则,容易出现在对虾的头胸甲上,严重者整个头胸甲都变白色。其次是腹部背面和两侧白斑处的甲壳表面无明显变化,只是失去透明性。


预防方法:内服,多维类产品2‰+海洋红酵母2‰,连续5-7天;换用饲料,保证对虾营养充足,以顺利脱壳。


注意事项:严禁排灌水,严禁消毒刺激对虾应激,每日投喂饲料减半。若是后期应及时安排收虾以减少损失,同时应注意隔离,以免传染周边虾塘。


5.3黑鳃、黄鳃病



其症状为虾的鳃部及足、腹部变黑,由于池底不良,或有机物质、重金属存在,虾体被一种丝状菌(leucothrixmucor)所感染,而使虾体鳃部足肢腹节带有黑色斑点,而体力大减,进而大量死亡,尤其是在水温高时容易发生。黄鳃一般底部太脏,长期溶氧不足,水质不稳定等原因引起的。发生此病时勤于换水,排除池底污泥可改善虾病减少损失,必须在养殖前做好整池、晒底、消毒等工作,投喂饲料不过量,保持水质稳定,即可预防此病发生。


治疗:强化换水,先用苯扎氯铵(2-4亩/瓶,每瓶500毫升),配合适量沸石粉效果更佳,隔天用有机酸解毒,三小时后干洒爽底,第三天用腐殖酸钠(2-4斤/亩)+em菌(1-2升/亩)全池泼洒稳定水色。


5.4软壳病



病虾甲壳明显变软,体形消瘦,活动减弱,生长缓慢,严重时可致死亡。此病可能由水中有机质过多、ph值较低及长期营养不良等引起。


防治方法:加注新水,改善水质,用2-3kg/亩石灰加水泼洒,提高水的ph值,投喂配合饲料。内服离子离子钙、电解多维,免疫多糖类产品,强化补钙,促进脱壳,增强体质。


5.5肌肉坏死病


病虾消瘦,肌肉萎缩并与甲壳分离。发病初期腹部的背面出现白斑,以后整个腹部变为白色,鳃和肌肉坏死,后死亡。发病率为2-3%。活虾运输过程中死亡率极高,甚至高达90%,极大的影响售价。病因未详,此病不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


治疗方法:1、虾应激大时泼洒应激vc增强对虾抗应激能力;养殖池塘在高温季节要防止水温过高或突然变化,应经常使用光合菌,em菌等调水,保持一定水位及充足溶氧。2.内服:氟苯尼考3‰、多维类5‰、海洋红酵母5‰。


5.6 肠炎病



症状:虾体肠道弯曲,吃料不理想,粪便较细、短,有的粪便很长,颜色深黑,虾体色发红,尤其是尾扇。


治疗方法:使用乳酸菌拌料,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诱食消化。另外还可使用捣碎的大蒜汁进行拌料,可起到杀菌和诱食的效果,可有效改善肠炎。


5.7水质环境突变引起的疾病


暴雨后倒藻,亚盐超标,腹部发蓝,腿发红属于慢性中毒。


暴雨后的处理措施:在雨季暴雨后由于淡海水分层,易使养虾池藻类倒藻,由此产一系列问题,如缺氧,ph值下降,氨氮,亚盐增高等。水质环境突变,虾体出现大批量脱壳等现象。


暴雨前,应激vc每瓶8亩,颗粒氧每亩250-500克;暴雨过后,使用生石灰25ppm,提高ph值,开动增氧机防止水体分层。


治疗方法:先用有机酸每亩250-500毫升,后em菌每亩500毫升,分别全池泼洒,调节水质。内服多维类及免疫多糖类的营养药物。

厦门勤兴隆水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非进口斑节王虾

展开全文

我们其他产品
我们的新闻
咨询 在线询价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