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知识产权行业的标准制定与实践探索

供应商
杭州好又快财务管理有限公司
认证
联系电话
0571-87911962
手机号
17764573265
经理
吴经理
所在地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大唐商务大厦809室
更新时间
2025-04-04 08:30

详细介绍

“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在全球化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标准制定已成为推动行业进步、促进技术创新、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而团体标准作为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之一,以其灵活性、创新性和高效性,正逐步成为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的重要来源1。截至2025年2月10日,社会团体在平台共计公布101012条团体标准,数据来源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2。本文将深入探讨团体标准的相关内容,带您了解其在知识产权行业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关制定流程等。
一、什么是团体标准3


“团体”是指具有法人资格,且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能力、标准化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

“团体标准”是指由团体按照自己(团体)确立的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采纳,并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团体标准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的标准。团体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


二、团体标准发展历程4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首次提出“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拉开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序幕,明确团体标准作为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重要供给。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6年)》,鼓励学会、协会等开展团体标准试点。2016年2月:原质检、国家标准委印发《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明确团体标准编号规则。2016年3月: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运营,为团体标准的发布、查询和监督提供统一平台。2016年5月:全国首份团体标准发布。2017年11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颁布,团体标准首次被赋予法律地位,成为我国新型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12月:原质检、国家标准委、民政部印发《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试行)》,为团体标准提供制度约束。2019年1月:国家标准委、民政部印发《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团体标准管理体系,规范团体标准发展。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团体标准,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强化政策支持。2022年2月:国家标准委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指出团体标准发展问题,强调规范引导。2022年7月:市场监管等十六部门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探索推荐性国家标准采信团体标准机制。2023年8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推荐性国家标准采信团体标准暂行规定》,明确采信原则、条件和程序。2024年3月:市场监管等十八部门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制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2024年8月:国家标准委印发《团体标准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团体标准组织完成自我评价并公开结果。
三、知识产权行业团体标准


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通过“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商业秘密、著作权、版权、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创新成果”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知识产权行业团体标准453项,目前均现行有效。【详细清单可关注“智专北斗”公众号,后台回复“团体标准”获取】

(一)标准发布趋势

2016-2018年,知识产权行业团体标准发布数量从2增长到13,增长率分别高达150%和160%,主要是因为前几年基数很少,使得增长的值在低基数下产生了较高的增长率。随后2019-2024年,发布数量持续上升,虽然增长率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在一定水平,如2023年发布数量达到120,较2022年增长79.10%。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的数据仅统计到2月10日,鉴于统计时间较短,不能代表2025年全年的情况,后续随着时间推进和数据统计的完善,2025年全年的标准发布数量及增长率可能会有较大变化。

整体而言,在已完整统计的年份里,标准发布数量既有因低基数带来的高速增长阶段,也有数量波动起伏的情况,反映出知识产权行业团体标准在发展初期,凭借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而随着行业的逐渐成熟,发展速度虽有所调整,但仍保持着向上的态势,不断适应市场和行业发展的新需求,为知识产权保护和行业规范持续贡献力量。

(二)发布单位

从标准发布团体来看,团体有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等5项,省市级团体有佛山市知识产权协会等5项;在标准发布数量上,10项团体总和为85项,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以12项位居,团体总数为50项,占比约58.8%。从标准发布类型来看,知识产权相关总数31项,专利相关总数37项,商标相关总数13项,版权相关总数2项,商业秘密相关总数1项,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总数26项。综合来看,团体发布单位在标准发布数量和专利相关方面略占优势,但在商标相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方面与省市级团体差距不大,各类团体在不同知识产权维度各有侧重,体现出业务方向和重点的差异,上述现象既展示了团体在资源整合、专业引领方面的优势,也凸显了省市级团体对地方特色产业和细分领域的精准聚焦,共同构建起了知识产权行业团体标准的多元生态,有力地促进了知识产权行业在各个层面的规范和发展。知识产权行业团体标准的发展离不开各级社会团体的努力,而标准的落地实施,离不开科学严谨的制定流程。下面,将详细介绍团体标准的制定过程。
四、团体标准制定流程


《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国标委联2019[1]号)第十四条规定:制定团体标准的一般程序包括:提案、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批准、编号、发布、复审。征求意见应当明确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涉及消费者权益的,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对反馈意见进行处理协调。技术审查原则上应当协商一致。如需表决,不少于出席会议代表人数的3/4同意方为通过。起草人及其所在单位的专家不能参加表决。团体标准应当按照社会团体规定的程序批准,以社会团体文件形式予以发布。团体标准的制定流程如下:1. 提案与立项团体标准制定的第一步是提案与立项。提案通常由团体成员或合作单位发起,向相关协会或标准化机构提交详细资料,阐述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及预期效果等。协会或标准化机构在收到提案后,会组织专家评估组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评估,对评估意见为“准予立项”的项目下达制定计划。2. 组建起草小组与起草标准草案立项通过后,由项目提出单位负责组建起草工作组,成员应包括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等。起草小组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文献,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国内外状况、必要的实验验证等工作,制定标准草案。3. 广泛征求意见标准草案完成后,需通过信函、网上公开或会议等方式,向行业内外相关方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为30个工作日,以收集更多反馈和建议来完善标准草案。

4. 技术审查与修改完善

征求意见结束后,组织专家组对标准草案进行技术审查,通常采取会议审查形式。审查过程中,专家会对标准的各项技术指标、管理要求、测试方法等提出专业意见,起草小组需根据审查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5. 批准、编号与发布

经多轮修改完善后的标准草案,提交至归口协会或标准化机构进行zui终审批。审批通过后,对标准发放标准编号,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公布。至此,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成为团体成员及社会各界自愿采用的标准。

【本部分展示的图片均为智专北斗作为知识产权咨询机构参与起草相关团体标准的过程文件】


五、结语


团体标准在推动知识产权行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团体标准的定义、发展历程,到知识产权行业团体标准的具体情况以及制定流程,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团体标准将继续发挥其灵活性和创新性优势,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未来,期望更多企业能够重视并积极参与团体标准的制定,充分发挥团体标准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共同推动各行业向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优势。

代理记账,财税合规,财税顾问,变更注销,工商年检
展开全文
我们其他产品
我们的新闻
相关产品
标准 无缝钢管标准 ROHS标准 ISO标准 Jis标准 标准试验筛 标准集装箱 产品标准 标准电容器 IEC标准
微信咨询 在线询价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