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这么高,却总是没钱花”,“感觉这公司挺赚钱的,怎么每次要点儿钱都这么难?”钱都去哪儿了?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感慨,也带着一些疑惑,难道公司有人在舞弊?
这里的一个误区就在于“利润”与“现金”未必成等比例增长。也就是说,有利润真的未必就有钱。
某厨具公司随着业务的发展,销售规模也逐渐扩大,将至年关,该公司与某大型商场签订销售合同,向其销售价值1,000万元的厨具。赵经理算了一笔账,商场给的单价虽然略低于其他订单,但是商场的量大,还是有一定利润的。而且接近年关,也得依靠这笔订单来保证当年利润的增长。赵经理为了创利,同意了商场赊销的要求,迅速把厨具全部运到商场仓库。等商场卖掉货后,厨具公司再定期与其结算款项。
那么针对这一笔1,000万元的厨具销售业务,厨具公司显然没有拿到一分钱。但是产品交付给了商场,销售行为确实已经完成,自然也就产生了利润。
谈到这里,我们就必须搞明白计算利润的“权责发生制”,以及与现金流量表相关的“收付实现制”有何差异。
权责发生制,就是只要卖了货,不管钱给没给,都算作形成营业收入,都要记账;只要买了商品,不管付没付款,也都要记账。

举个例子:把房子对外出租,每月收取1,000元租金,可是租户就是不给钱,住了三个月。这个时候,按权责发生制,不管租户给不给钱,都形成了3,000元的收入,都要交税,还要垫付水电费。
利润表就是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编制的,所以从利润表的角度上看,确实获利了。只要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租金收不回,那就是有利润的,但确实没收到钱。
收付实现制,就是钱收回来了就做账,没收回钱就不做账,一切以现金流动为标准。
在上述租房的例子中,房子租了,但没收回钱,不记录其他业务收入;垫付了水电费,花了钱,记录支出。所以三个月过去了,只有支出,没有收入,所以利润是负的。当然没收回的钱也不会计入应收账款。
现金流量表以收付实现制为标准进行编制,所以从现金流量表的角度来看,没收回钱,就不做记录。
那么哪种方式更真实呢?哪种方式更有价值?钱只有收回来才是真的收入。但是如果只有现金流量表,那么这笔应收账款就没办法记录。因此若要全面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就必须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把应收账款登记到资产中,只要收回来,就减少应收账款,增加现金。
所以两种核算方式都是真实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依据权责发生制编制,现金流量表依据收付实现制编制。两种核算方式相互补充,更加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业务。
代理记账,财税合规,财税顾问,变更注销,工商年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