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摇晃的中国

供应商
南通翰瑞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认证
报价
21.00元每个
联系电话
86 0513 87303099
手机号
13862737271
联系人
张伟
所在地
如皋市如城镇水绘园景区东入口商业广场5号4室

详细介绍

定  价:¥29.80

作  者:张鸣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

版  次:1页  数:333字  数:220000印刷时间:2011-1-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i s bn:9787549503247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作品卖点
1、一盘很大的棋!2011年,辛亥百年冲击波,海峡两岸盛典迎接,要下一盘很大的棋。新年1月开始,超千万人气教授张鸣首发力作《辛亥:摇晃的中国》,聚焦大清王朝后岁月、民国肇造第一篇章,领衔角色有袁世凯、冯国璋、黎元洪、张宗昌、谭延闿、汪精卫、张彪、吴禄贞、荫昌、瑞澂、良弼、载穆、端方,等等,好似一部从晚清到民国的百年动作大片。研究这一类历史人物,本书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认为,制造过量的英雄,结局是没有英雄。
2、一部揭开百年真相的国史读本!正如今天维基解密和阿桑奇的背后故事,真相是这个世界上重要的东西。《辛亥:摇晃的中国》潜心研读原始资料和真实案例,开门见山解析武昌起义真相,为什么能成功于一次偶然的事件,当初这个看似必败的起义局面,何以居然使得中华帝制大停摆?追寻历史的真相,永远是这么重要。人说右派文笔喜欢说真话,说经过思考的真话。细看辛亥革命全景图,晚清民国大变局,历史成败关键也许只有1%,今天读懂辛亥你会明白。
3、一段精彩不输三国的历史!百年中国,回望辛亥——农民:不许革命;学生:学堂不能碰;女人:战争不让女性走开;帮会:赶个革命的热闹;陕西:一省六都督的故事;山东:艺人活演“打登州”;浙江:咱们商人有力量;江西:假印章、破机枪和大都督;湖南:白条儿封官记……去脸谱化的历史,检讨国民复杂人性;讲细节性的故事,重寻百年变局源头。革命者、立宪派、保皇党、投机客,虚虚实实,停停涨涨,教科书上呆板的人被这些琐碎撑起来,就有血有肉,活了。
4、一本书读懂尚武中国!清末时髦之一,就是提倡尚武精神,号召士人弃文从武。人们到了日本,寻找日本强大的原因,说是西方乃至日本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这尚武精神。《辛亥:摇晃的中国》奉献1911年日本绘制的武昌起义地图,特别附录理解晚清民国的二十个关键词,首义、情势、会党、尚武、军国、留日、八旗、殉节、商团、学堂、辫子、旗帜、暗杀、炸弹、报禁、新军、国会、选举、军费、税金,读懂这些微博摘录,要比说一句万恶的旧社会管用得多。
真正的历史是集体遗忘的解毒剂。还原真实,《辛亥:摇晃的中国》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从百年前的历史,读到我们的未来。
法国大革命研究阿克顿认为,历史一门追求真相的学问,除非人们讲出真相,否则,这个世界不可能变好。《辛亥:摇晃的中国》谈晚清民国大变局,也希望理清历史真相。“这是的时代,也是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从这里,读懂百年中国。

内容简介

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
1911年,岁在辛亥,10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没有君王的政治,在亚洲,第一次有了参众两院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激荡,回望辛亥。大革命,过场的都是大角色,一大堆左右了历史的灿烂群星。都督的样儿,党人的棒儿,名士的案儿,侠客的范儿,八旗的枪儿,新军的弹儿,帮会的堂儿,暗杀团的胆儿……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发挥得好与孬,都在改变着历史。其中惆怅低徊与一拍三叹,直追三国与先秦。
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真相,总在历史深处。

作者简介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于北大荒。出生赶上鸣放,故曰:鸣。年幼时大的理想是做图书管理员,好每天有书看。及长,幻想当作家,变成文学青年。一辈子养过猪,做过兽医,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后误打误撞,成了大学教历史的老师,众人眼中的学者。一生碰壁无数,头撞南墙不回头,不是墙破,就是我亡。由幼及长,从黑板报算起,写过的文字无数,黑板报都擦了,小说都烧了,所谓的学术文字和随笔评论,留下来的比较多,有些变成铅字,好像有十几本了,均遗憾多多。平时写点时评。年过五十,没有长进,再活五十年也许能好些。著有《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北洋裂变》等作品。其中《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获得2010南方阅读盛典受读者关注年度图书(非文学类)。

目录

小引大变局里的那些人
附图 晚清民国人物群像
年表1911年:中国与世界
序言辛亥革命前后,摇晃的中国
第一幕辛亥年,武昌的那些事
辛亥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还有一场未遂的武昌起义
芝麻开门
立宪党人的起义
市民的武昌起义
荫昌督战记
瑞澂之走
第二幕异哉!晚清!
革命是一出又一出不在一个舞台上的演的戏,演员不同,龙套也不一样。演好演坏,都不愁没有人看。
惠州:一场好看的国际性起义
萍浏醴:一场会党主导的起义
绍兴:一个体校的革命事业
镇南关:起义故事
黄花岗:革命党和老百姓
保路运动:都是铁路惹的祸
第三幕过场的角儿们
大革命,过场的都是大角色。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发挥得好与孬,都在改变着历史。
黎元洪:在黎菩萨与黎都督之间
冯国璋:fan革命分子的辛亥遭遇
袁世凯与北京兵变:玩走火了的权术操作
黎元洪假手袁世凯:副总统杀了首义功臣
丫姑爷张彪:起义的真正障碍
吴禄贞:士官三杰之死
王金发:山大王做都督
谭延闿:变乱的受益者
张宗昌:一个流氓的革命崛起史
第四幕末世贵胄:王帽子底下的人
温顺,平和,礼数还大的八旗子弟,亲手惹下大祸,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覆灭,连挣扎的心思都没有。
良弼:凡鸟偏从末世来
端方:名气大的牺牲者
载穆:一个殉节的满人副都统
拿了洋枪,八旗兵也不中用
辛亥福州旗营的“似抵抗”
清末的殉节问题
第五幕谁在革命,怎样革命
好些积极革命的人,其实原本不想革命,想革命的阿q,偏又不许他革命。
农民:不许革命
学生:学堂不能碰
女人:战争不让女性走开
帮会:赶个革命的热闹
苏北之一:一场被清兵逼出来的革命
苏北之二:杀吾仇者吾君也
江北之一:天上掉下个革命党
江北之二:由革命始以兵变终
江南:商团包办的光复
上海之一:远东大商埠的易帜
上海之二:掠地的风波
浙江:咱们商人有力量
江西:假印章、破机枪和大都督
湖南:白条儿封官记
山东:艺人活演“打登州”
陕西:一省六都督的故事
奉天:一次会议葬送了的独立
第六幕匆匆上下的龙套
一台大戏,总少不了跑上跑下的龙套。他们是过眼烟云,谁也记不得。但是,细瞧瞧,他们的戏,其实也挺精彩。
革命中的文明与秩序
革命行进中的享乐
革命的帽子
革命知府与弼马温
剪辫子的风波
又见汉官威仪
二三野老眼中的革命
五花八门的革命旗帜
第七幕暗杀与炸弹
一些革命党人其实对于暗杀比对起义更热衷。不起眼的炸弹,在那个特别的年代,起了不同寻常的作用。
革命的炸弹旋律
暗杀乎,起义乎
暗杀团的骷髅
汪精卫:被一泡屎毁掉的暗杀
沈臧寿:诈取海门
袁世凯:遇刺与当国
第八幕笔杆子和枪杆子
革命要靠枪杆子和笔杆子,但这两杆子能折腾出事儿来,还得靠时运。
《民报》:顽童革命党的涂鸦
《大江报》:不得不说的文字狱案
《循环报》:一封假电报
《晋阳公报》:山西人的媒体政治
《国风日报》:报纸开天窗的故事
章太炎:名士坐西牢
张继:革命的棒喝党逻辑
秋瑾:设计军制
有支同志军是这样炼成的
招兵要招读书郎
有枪没子弹的新军
在新军与旧军之间
啊,海军
第九幕国人的民主旋律
中国人其实也会投票,只要有人教,都学得会。
预备立宪:中国第一个议会的诞生
临时政府:摇出民国政府的摇篮
八百罗汉:头一个国会那点事
小镇议会:一次地方政权的小范围选举
自由择君:底层民众自发的冲动
帮会平等:革命后士兵的民主症
第十幕革命经济学
革命首要的是钱,没钱,即使是革命这样正当的事,也没戏。革命在前台唱戏,后台站着的是利益。
造反要花多少钱
革命钱紧
革命暴力催租税
革命声中的税务司
股票建起革命军
尾幕五光十色说民国
后记我怎么想起写辛亥来
文献主要资料来源
附录理解晚清民国的二十个关键词
◎小引大变局里的那些人
荫昌辛亥革命能够成功,大清王朝倒台,从满人方面考虑,在军事上,有两个人当是祸首,一个是瑞澂,一个是荫昌。
瑞澂标准的八旗纨绔。做票友,斗蟋蟀,抽大烟,养宠物,无一不精。他是鸦片战争中被视为卖国贼的琦善之孙,将军恭镗之子。
良弼清末满人没有人才,尤其没有军事人才,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要说一个没有,倒也不是。
端方清亡之际,名气大的牺牲者。一个异族统治的朝代覆亡,牺牲掉的,往往是这个民族极的人,端方算一个,良弼也算一个。
载穆这个一直不怎么得志的清朝宗室,虽然回天乏术,但对朝廷守土有责的规矩,老几辈子传下来的观念,还真的在意,不走不降,就只好死了。
袁世凯当年的北洋军,人说是在袁世凯练兵之时,就被刻意灌输了效忠他个人的思想,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但是,历史学家其实找不到这方面的证据。袁世凯练兵,并没有多少精神教育,所谓的精神讲话,是在民国之后的事了。
冯国璋北洋三杰,龙、虎、狗,冯国璋被称为狗,的确有点狗性。人很聪明,至少是会考试。北洋军人中,冯国璋是在军中考上文秀才的,稀罕得跟白乌鸦一样,得到过李鸿章的赞赏。
黎元洪比较老实,为人谨慎。做军官从不克扣军饷,带兵也比较宽厚。胸无大志,规规矩矩,在瑞澂小老婆眼里,是个老实巴交、从来不多说一句话的憨大头。
萨镇冰属于跟严复、刘步蟾、邓世昌等人一同留学英国的福州船政学堂精英,经甲午战火,硕果仅存。在当年那批精英中,他是比较差的一个,贪玩学习不好,成绩不佳,但却不是糊涂虫。
张彪晚清到民国,从戈什哈发迹的人,一个是吴佩孚,一个就是张彪。张彪从一般侍卫变成贴身侍卫,然后升堂入室,成了张之洞须臾不可离开的左右手,属于可以不经通报、直接进入寝房的贴心人。张之洞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安全由他负责,事务由他打理,钱财也由他一手掌管。
吴禄贞在当时,是个公认的人才,得到过张之洞、赵尔巽甚至庆亲王奕劻的赏识。士官同学,满人亲贵中唯一知兵的良弼,与之交情甚深。正因为如此,吴才得以步步高升。
孙文由于孙中山的个人魅力,总之,他的到达,彻底改变了局面,原来四分五裂的革命党,一下子就拧成一股绳,大家都同意他的意见。这在革命党的历史上,是常见的。
黄兴在革命党中是个不大在乎名利的人,为了大局,他此前已经可以接受黎元洪的任命。在黄兴的提议下,代表们再一次投票,把黄兴和黎元洪的位置掉了过来。而黎元洪也表现出风度,表示自己不到南京就职,委托副元帅黄兴全权组织政府。
孙武一个拉大旗的人,明明是另起炉灶,建立共进会,却还要借孙中山的名头,自家本是武汉人,跟孙中山毫无关系,却把自己的名字由孙葆仁改为孙武,谎称是孙文的弟弟。
胡瑛这位在外国人眼里,外表除了那套绸缎的裘皮马褂之外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家伙,现在掌握着鄂军政府的外交大权,人前显赫。漂亮值钱的马褂,胡瑛能一下子套三件,外边的一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光鲜得一塌糊涂。
程德全江苏省会苏州反正之后,连一枪都没放,为了表示革命必须有破坏,由巡抚改都督的程德全,下令拿大竹竿子挑去了巡抚衙门屋檐的几片瓦。
焦达峰和陈作新两个,每人身上斜披一个白带子,上面写着“正都督”、“副都督”,下面盖着都督府的大印。自己过瘾,帮里弟兄当然也得一同享福。凡是来求官的,也一律发条白带子,由书记官写上官衔,斜披上就好。
章太炎国学大师,国学功夫,海内没有不服的,但章门弟子后来说,老师对于政治,比对学问更关心,说起政治,眉飞色舞,说起学问,昏昏欲睡。
徐锡麟原本打算进军校学军事,因为眼睛近视,进不了,胡乱待了一些时间,学了点警察的知识,回国了,摇身一变,成了安徽巡警处的会办和巡警学校的监督。
秋瑾不愧是鉴湖女侠,一个女流,留学日本,不仅时常挎着倭刀,把玩手枪,也一直在留心军事。她从容赴死,毫无惧色,要论气魄,革命党人还真没有几个人能比。
张继张继的武器是一根粗大的枣木手杖,每逢保皇党开会,他就带着一干人前去,梁启超刚要说话,张继大喝一声:马鹿!飞身上台,举杖便打。
汤化龙标准的新政时代的名绅,中过进士,在日本留过学,在立宪请愿运动中,是一个核心人士。在名绅如云的湖北,能做到谘议局议长,绝非常人一个。
熊克武到日本留学,原本打算学军事,但进不了正经军校,只好在民办的准军校东斌学堂混了一阵。在里面学会了打枪,也私下学会了制造炸弹,很早就从日本回国,做专门的革命党。
张宗昌一个标准的流氓,外国人称他是狗肉将军,中国人称他是三不知将军——不知自己有多少钱、多少兵和多少姨太太。
阎锡山在日本的时候,也是同盟会中人,据他自己讲,他回国时,曾经带回两颗炸弹,准备革命用的。但是,回国做了官之后,一直就放着没用。
张作霖东北的革命,大的赢家,是张作霖。袁世凯之后,中国的军阀像点样的,大多为前北洋军和新军演变而来的,只有三个是巡防营出身,一个是张勋,一个是广西的陆荣廷,一个就是东北的张作霖。
谭延闿一个远近闻名的才子,少年得志。十三岁中秀才,二十四岁得中清末后一届科举的会元,即会试第一名,破了湖南的天荒。这个将军,脾气特别好,人们一边尊称他为畏公,私下却称他为谭婆婆,谁也不畏他。
王金发当年闹革命,王金发的家产荡尽,还欠了不少债。现在做了都督,就派人挑着银元,到处还债。他把外祖父接来绍兴享福,摆队鸣炮迎接,吓得他年迈的外祖心惊肉跳,说什么也不在绍兴待了,回家不久就死掉了。
李亚东日知会的老成员,当家后马上令人给他买一套绸子的袍褂,有事没事就乘四人大轿出行,原来的仪仗,伞旗执事照用,前呼后拥,鸣锣开道,跟清朝的知府一样。
汪精卫存心了要跟摄政王同归于尽的。当时还没有发明无线引爆装置,只能靠手摇电话引爆,注定要牺牲一人,汪精卫就决定牺牲自己。
1911年:中国与世界◎年表
1月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清廷成立皇族内阁。
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
7月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
8月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
10月武昌新军引发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11月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12月孙中山归国,经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美国纽约至加州飞行比赛。铁路建成长度遥居世界之首。
英国医疗和失业义务保险实行。乔治五世加冕君主制继续。
德国军事演习首次出现飞机。
法国受邀占领摩洛哥首都,引发德国派遣战舰抗议。
俄国要求扩大在华权益。签订满洲里界约。
日本新闻言论检阅制度强化。天皇批准出兵干涉辛亥革命。

媒体评论

易中天:张鸣的文章是我一向喜欢的──有思想,有见地,有学问,无官腔,十分好读。王学泰:张鸣的文章很好读,很好看,更重要的是他很关心社会现实问题,很有见地。张鸣很多很小的文章,但揭示的问题却很深刻。看他的书,可以使我开拓心胸,开拓眼界。李零:读张鸣的文章既可以作轻松的享受,也可以从里面学到很多近代史的知识,可以说是读史的捷径。丁东:我觉得在大学里张鸣是比较稀有的教授,民国时像他这样的教授并不稀有,在当今大学里,却是太缺也太少了。秦晖:张鸣用材料和逻辑把很多问题讲得很清楚,事实和逻辑结合起来就可以说清楚很多问题,是很有说服力的。陈丹青:我们能不能找到真的历史?现在有学者零零碎碎、点点滴滴在做这个事情,就是告诉你们,你们知道的这些事情在当时不是这样的。张鸣做的工作,就很重要。吴思:看透枪杆子,了解锄把子,张鸣抓住了这两个要点,中国历史的真相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了。我对他的理解,有时候也经常是我对我自己的理解。徐庆全:幸运的是总有一些历史书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告诉我们怎样认识社会,怎么从历史出发来认识现在的社会,张鸣的书也罢,吴思的书也罢,李零的书也罢,意义就在这。解玺璋:我觉得张鸣老师很好打交道,我们很欢迎像张鸣老师这样的学者给我们报纸和杂志撰稿。我觉得学者应该和媒体有这样互动的关系。梁文道:张鸣写史的方法像唐德刚,他的文笔是恣肆汪洋的、带评夹叙的,非常好。


展开全文

我们其他产品
咨询 在线询价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