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和抑菌效果评价, WS/T 650-2019
- 供应商
- 安徽方检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认证
- 报价
- ¥100.00元每件
- 资质
- cma/cnas
- 服务范围
- 全国
- 报告
- 资质报告,可加急
- 联系电话
- 19966567961
- 手机号
- 13635694394
- 联系人
- 李工
- 所在地
- 新站区浍水路与烈山路交口柏仕公馆G7栋检测中心
- 更新时间
- 2024-11-28 17:54
抗菌和抑菌效果评价是评估抗菌材料性能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一系列实验方法和标准来客观反映抗菌性能。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抗菌活性值(antimicrobial activity value, aav)或抗菌率(antimicrobialefficiency,ae):这是衡量抗菌材料性能的主要指标。抗菌活性值或抗菌率越高,说明材料的抗菌性能越好。通常,当抗菌活性值r=2时,相当于抗菌率为99%;r=3时,相当于抗菌率为99.9%。一般认为,抗菌率达到99%以上时,材料就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
菌落计数法(colony forming units,cfu):这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学方法,用于定量评估抗菌材料的抗菌效果。通过在抗菌材料表面接种一定量的试验菌,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观察并计数材料表面生长的菌落数量,从而评估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
抑菌圈法(inhibition zonemethod):这种方法通过在抗菌材料周围形成抑菌圈的大小来评估其抗菌效果。抑菌圈越大,说明材料的抗菌性能越好。
zui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这是评估抗菌材料对微生物的zui低抑制浓度,通常用于评价抗菌剂的性能。mic值越低,说明抗菌剂对微生物的抑制效果越好。
需要注意的是,抗菌和抑菌效果评价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实验方法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还应考虑不同微生物种类、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还应结合产品的使用场景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抗菌材料和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