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4806.14-2023食品级油墨产品标准要求国内检测机构

供应商
广东杰信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认证
检测标准
GB4806.14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
报告用途
质量自控、市场要求、销售
检测周期
7-10工作日
联系电话
13760668881
电话号码
13760668881
销售工程师
邹工
所在地
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建工路19号2楼
更新时间
2024-06-05 07:00

详细介绍

“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简写:fcm)是指产品在正常使用中与食品有接触的材料。因其与食品直接接触,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安全,这也是企业关键的控制点。食品接触材料涉及的产品包括,食品包装,餐具、厨具,食品加工机械厨电产品等,食品接触材料包括:塑料、树脂、橡胶、、金属、合金、纸张、纸板、玻璃、陶瓷、瓷釉、着色剂、印刷油墨等。
因为作为食品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者,在食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不仅会影响食品的感官特性,更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毒添加剂)的迁移而引入非食品成分,进而影响食品安全,甚至危害健康。因此每个国家都对食品接触材料的要求都是比较严格,每个国家的标准认证都不一样。
自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gb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等5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806系列标准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测试标准,专门用于规范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这些标准确保了食品接触材料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2023年9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8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3项修改单(卫健委2023年第6号公告),其中17项标准涉及食品接触材料,包括5项产品标准(塑料、金属、橡胶、复合材料、油墨)和12项方法标准(迁移通则、方法验证通则、特定迁移量检验方法等)。
期中,gb 4806.14-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也在此时正式发布。
油墨为广泛使用的化工产品,其生产和印刷环节均存在不同的风险。油墨印刷中多配套使用光油,以增强印刷层的相关性能。配套光油的成分及印刷工艺与油墨相似,其迁移风险与油墨基本相同,且行业中多将此类光油与油墨共同管理。食品接触用材料及制品用油墨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添加颜料、助剂、连接树脂和溶剂等多种化学品,可能存在重金属迁移等问题,危害健康。
油墨标准于2016年立项,内容涵盖了与油墨配套使用的光油,针对油墨生产及印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了油墨使用时,其迁移或剥落至食品的风险,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进一步填补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关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的标准空白,并为油墨的生产和使用提供合规依据。

gb 4806.14-2023标准主要内容
1、范围
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及其形成的印刷油墨层。
2、术语和定义
预期印刷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上,直接接触食品或间接接触食品但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油墨。也包括与油墨配套使用的光油。
3、产品分类
根据是否与食品直接接触,分为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和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
4、基本要求
● 确保符合通用安全标准gb 4806.1的要求。
●在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印刷企业应尽量减少油墨使用量。
● 生产和印刷过程应符合gb 31603gmp的要求。
5、原料要求
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的基础原料和添加剂应为gb2760及相关公告中批准使用的物质,其质量规格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 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中禁用基于铅、汞、镉、铬(vi)、砷、锑、硒等元素或其化合物的着色剂,着色剂纯度应符合gb9685的规定。
●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中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应为我国已批准用于食品接触材料,添加剂应符合gb9685及相关公告的要求。
●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和添加剂也可用于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

6、感官要求
分为印刷油墨层和迁移浸泡液的要求。其中间接接触食品油墨层为与其他产品标准的协调,浸泡液应按照直接接触食品层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7、重金属残留量指标
针对油墨,规定5种重金属残留量,以油墨干重计。为便于标准实施,标准附录a规定了相应的测定方法。
8、通用理化指标
●针对直接接触食品的印刷油墨层,在标准表3中设定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pb计)。
●仅印刷有间接食品接触用油墨的产品,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及重金属指标按照直接接触食品层材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执行,芳香族伯胺迁移量则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 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不得检出,检出限=0.01mg/kg。该项目仅适用于含有芳香族异氰酸酯和偶氮类着色剂等可能产生芳香族伯胺类物质的印刷油墨层。对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公告中已有具体规定的芳香族伯胺,限量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9、其他理化指标
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应符合 gb9685、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公告中受限物质的限量要求。
10、迁移实验
迁移试验应按照gb 31604.1和gb5009.156的规定执行。迁移试验应选择印刷有油墨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终产品,固化后测试。
11、标识标签
除应符合gb4806.1中通用规定外,标准要求油墨产品还应标示油墨是否可以用于直接接触食品、推荐的印刷基材、印刷工艺及接触食品类型等特殊使用要求。

gb4806.14-2023标准从原料、添加剂到印刷要求及油墨和印刷油墨层等各方面,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作出规定。油墨作为一类特殊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产品,不同的工艺过程及终产品应用等均会影响其安全卫生,因此需对关键关节加以控制。如何完成油墨和印刷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满足标准要求,实现保障消费者健康的目标,需要我们产业链上每一名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我们总部实验室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可以做gb4806系列标准的测试,包括gb4806.14-2023标准,出具的报告有资质认可。有检测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5 技术要求
5.1 原料要求
5.1.1 基础原料
5.1.1.1 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应为gb2760及相关公告中批准使用的物质,其质量规格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5.1.1.2 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不应使用基于铅、汞、镉、铬(Ⅳ)、砷、锑、硒元素或其化合物的着色剂,所用着色剂应符合gb9685中对于着色剂的纯度要求;其他基础原料应为我国批准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基础原料。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所使用的基础原料也可用于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
5.1.2 添加剂
5.1.2.1 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所使用的添加剂应为gb 2760及相关公告中批准使用的物质,其质量规格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5.1.2.2 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所使用的添加剂应符合gb9685及相关公告的要求。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所使用的添加剂也可用于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
6 其他
6.1 迁移试验
迁移试验应按照gb 31604.1和gb 5009.156的规定执行。
6.2 标签标识
6.2.1 标签标识应符合gb 4806.1的规定。
6.2.2油墨产品还应在标签上标示产品类别(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应在标签或随附文件中标明宜使用的印刷基材、印刷工艺(如固化时间等)及特殊使用要求等信息。
间接油墨的相关要求
原料要求:①应使用我国批准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基础原料。②添加剂应符合gb9685及相关公告的要求。③不应使用基于铅,汞,镉,铬(vi),砷,锑,硒元素或其化合物的着色剂,所用着色剂应符合gb9685中对于着色剂纯度的要求。④可以使用直接油墨的原料和添加剂。
感官:油墨层无脱落、黏粘现象,无异臭、不洁物等。(此条针对印刷油墨层,不是液体油墨)
重金属残留量指标(以油墨干重计):铅≤10mg/kg,汞≤10mg/kg,镉≤5mg/kg,铬≤25mg/kg,砷≤5mg/kg。
印刷油墨层理化指标: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不得检出(检出限0.01mg/kg)。
间接油墨所使用的的原料和添加剂需要符合相应的特定迁移量和残留量的规定。
与其他丙烷脱氢工艺相比,oleflex技术可以实现的现金生产成本和的投资回报。这得益于其运营与资本成本低,丙烯产量与稳定性高,而且具备程度的运营灵活性。自199年该技术实现商业化后,霍尼韦尔uop已有9套用于丙烯生产的c3oleflex生产设施投入使用,第1套计划将于212年在俄罗斯投产。今年年初,霍尼韦尔uop还宣布了另外五个类似的合作项目,其中四个在,另外一个在阿拉伯的阿布扎比。
intellipet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一个与美奎novawheel型干燥机类似的除湿型轮式干燥机、一个两区干燥料斗、一个电加热器或一个热效可达9%燃气加热器、一个旋风分离器、一个选装的自净型“脉冲”集尘器。相比之下,同类的轮式pet干燥机要多一个以热风干燥机为中心的干燥回路,此外旋风分离器有两个,集尘器有两个(需要定期更新集尘袋),还有两个低效率的燃气加热器。intellipet干燥系统效率高,结构简单,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回收利用从料斗返回干燥机的回风中的热量。
为了满足国内配套和零销市场的需求,玲珑集团斜交技术室开发设计了8.25-2ll168.25-16ll167新型曲折花纹轮胎,近日已完成了新产品的小、中、大试,产品的各项性均达到并超过企业技术内控标准,现已顺利投入到正常生产。该系列花纹的轮胎内外轮廓进行优化设计,胎体安全倍数高,胎体变形小,不仅具有缓冲性能好,高速,强载、防滑性能好,耐磨性和抗裂口性能好的优点而且花纹新颖,美观大方,是长途旅行客车,轻型载重汽车的优选。
食品级油墨产品,,

展开全文

我们其他产品
我们的新闻
咨询 在线询价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