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4806.14-2023食品接触用包装纸标准内容广州第三方检测机构

供应商
广东杰信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认证
检测标准
GB4806.14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
报告用途
质量自控、市场要求、销售
检测周期
7-10工作日
联系电话
13760668881
电话号码
13760668881
销售工程师
邹工
所在地
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建工路19号2楼
更新时间
2024-06-12 07:00

详细介绍

“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简写:fcm)是指产品在正常使用中与食品有接触的材料。因其与食品直接接触,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安全,这也是企业关键的控制点。食品接触材料涉及的产品包括,食品包装,餐具、厨具,食品加工机械厨电产品等,食品接触材料包括:塑料、树脂、橡胶、、金属、合金、纸张、纸板、玻璃、陶瓷、瓷釉、着色剂、印刷油墨等。
因为作为食品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者,在食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不仅会影响食品的感官特性,更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毒添加剂)的迁移而引入非食品成分,进而影响食品安全,甚至危害健康。因此每个国家都对食品接触材料的要求都是比较严格,每个国家的标准认证都不一样。
自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gb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等5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806系列标准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测试标准,专门用于规范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这些标准确保了食品接触材料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2023年9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8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3项修改单(卫健委2023年第6号公告),其中17项标准涉及食品接触材料,包括5项产品标准(塑料、金属、橡胶、复合材料、油墨)和12项方法标准(迁移通则、方法验证通则、特定迁移量检验方法等)。
期中,gb 4806.14-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也在此时正式发布。
油墨为广泛使用的化工产品,其生产和印刷环节均存在不同的风险。油墨印刷中多配套使用光油,以增强印刷层的相关性能。配套光油的成分及印刷工艺与油墨相似,其迁移风险与油墨基本相同,且行业中多将此类光油与油墨共同管理。食品接触用材料及制品用油墨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添加颜料、助剂、连接树脂和溶剂等多种化学品,可能存在重金属迁移等问题,危害健康。
油墨标准于2016年立项,内容涵盖了与油墨配套使用的光油,针对油墨生产及印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了油墨使用时,其迁移或剥落至食品的风险,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进一步填补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关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的标准空白,并为油墨的生产和使用提供合规依据。

gb 4806.14-2023标准主要内容
1、范围
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及其形成的印刷油墨层。
2、术语和定义
预期印刷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上,直接接触食品或间接接触食品但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油墨。也包括与油墨配套使用的光油。
3、产品分类
根据是否与食品直接接触,分为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和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
4、基本要求
● 确保符合通用安全标准gb 4806.1的要求。
●在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印刷企业应尽量减少油墨使用量。
● 生产和印刷过程应符合gb 31603gmp的要求。
5、原料要求
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的基础原料和添加剂应为gb2760及相关公告中批准使用的物质,其质量规格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 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中禁用基于铅、汞、镉、铬(vi)、砷、锑、硒等元素或其化合物的着色剂,着色剂纯度应符合gb9685的规定。
●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中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应为我国已批准用于食品接触材料,添加剂应符合gb9685及相关公告的要求。
●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和添加剂也可用于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

6、感官要求
分为印刷油墨层和迁移浸泡液的要求。其中间接接触食品油墨层为与其他产品标准的协调,浸泡液应按照直接接触食品层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7、重金属残留量指标
针对油墨,规定5种重金属残留量,以油墨干重计。为便于标准实施,标准附录a规定了相应的测定方法。
8、通用理化指标
●针对直接接触食品的印刷油墨层,在标准表3中设定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pb计)。
●仅印刷有间接食品接触用油墨的产品,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及重金属指标按照直接接触食品层材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执行,芳香族伯胺迁移量则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 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不得检出,检出限=0.01mg/kg。该项目仅适用于含有芳香族异氰酸酯和偶氮类着色剂等可能产生芳香族伯胺类物质的印刷油墨层。对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公告中已有具体规定的芳香族伯胺,限量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9、其他理化指标
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应符合 gb9685、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公告中受限物质的限量要求。
10、迁移实验
迁移试验应按照gb 31604.1和gb5009.156的规定执行。迁移试验应选择印刷有油墨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终产品,固化后测试。
11、标识标签
除应符合gb4806.1中通用规定外,标准要求油墨产品还应标示油墨是否可以用于直接接触食品、推荐的印刷基材、印刷工艺及接触食品类型等特殊使用要求。

gb4806.14-2023标准从原料、添加剂到印刷要求及油墨和印刷油墨层等各方面,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作出规定。油墨作为一类特殊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产品,不同的工艺过程及终产品应用等均会影响其安全卫生,因此需对关键关节加以控制。如何完成油墨和印刷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满足标准要求,实现保障消费者健康的目标,需要我们产业链上每一名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我们总部实验室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可以做gb4806系列标准的测试,包括gb4806.14-2023标准,出具的报告有资质认可。有检测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5 技术要求
5.1 原料要求
5.1.1 基础原料
5.1.1.1 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应为gb2760及相关公告中批准使用的物质,其质量规格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5.1.1.2 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不应使用基于铅、汞、镉、铬(Ⅳ)、砷、锑、硒元素或其化合物的着色剂,所用着色剂应符合gb9685中对于着色剂的纯度要求;其他基础原料应为我国批准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基础原料。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所使用的基础原料也可用于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
5.1.2 添加剂
5.1.2.1 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所使用的添加剂应为gb 2760及相关公告中批准使用的物质,其质量规格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5.1.2.2 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所使用的添加剂应符合gb9685及相关公告的要求。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所使用的添加剂也可用于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
6 其他
6.1 迁移试验
迁移试验应按照gb 31604.1和gb 5009.156的规定执行。
6.2 标签标识
6.2.1 标签标识应符合gb 4806.1的规定。
6.2.2油墨产品还应在标签上标示产品类别(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应在标签或随附文件中标明宜使用的印刷基材、印刷工艺(如固化时间等)及特殊使用要求等信息。
美国fda食品级接触材料检测测试项目有哪些?
去离子水浸取法、酒精浸取法、正庚烷浸取法、95%酒精中的可浸提物、乙酯中的可浸提物、苯中的可浸提物、二甲苯提取物、可溶萃取物(去离子水浸取法)、可溶萃取物(8%酒精浸取法)、可溶萃取物(50%酒精浸取法)、可溶萃取物(正庚烷浸取法)、可溶萃取物(95%乙醇)、可提取氟化物、五酚pcp、总不挥发性萃取物、比重、熔点、残留苯单体、残留氯单体、残留丙烯腈等。
lft-pp的性能也非常好,在12℃时的高温疲劳强度是普通玻纤增强pp的2倍,甚至比以耐热性著称的玻纤增强尼龙高1%,因而这种材料具有作为结构件所需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是汽车轻量化的材料。聚赛龙lft-pp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实例聚赛龙长玻纤增强pp材料主要应用于底护板、天窗排水槽、仪表板骨架、前端框架、发动机底护板、发动机罩盖、排档盒底座、后视镜支架、门内板、油门踏板、卡车杠支架等部件。聚赛龙lft-pp材料牌号:pplgf-plgf-5pplgf-4h免喷涂聚丙烯材料汽车用免喷涂聚丙烯材料是在聚丙烯原料(pp)中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加入具有不同显示效果的:金属粉、珠光粉、陶瓷粉、高光色粉等,使其自带特殊色彩效果。
ecov:etm168是为冻融能力至关重要的低光泽涂料而开发的。ecov:etm163是为拥有优异的光泽性和抗粘连性的半光涂料而特别合成的,基于ecov:etm163乳液的半光涂料表现出高于低tg纯丙烯酸乳液和低tg乳液超出一倍的性能。据吴贤亮说,目前使用低tg技术的制造商对ecov:etm技术特别感兴趣。“制造商在改善涂料的耐擦洗性能的同时还能去除成膜助剂。毋庸置疑,ecov:etm作为高性能室内装饰涂料的成膜物质,远高于的性能。11月2日,的窗膜集团新加坡挪瓦玛翠斯(novomatrixpteltd)旗下品牌nanolux宣布,其推出的高科技车膜---纳米多层涂布技术的前档风玻璃膜superlux7(spl7)将于近日在上海上市。作为完全不含金属的环保型车膜产品,spl7薄型超导隔热膜的透光度高达7%,而内反光率仅为超低的5%,其隔热性能也大大优于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隔热、清晰视觉的解决方案,令车主无论白天夜晚,都能够享受舒适、安全的驾车环境。
rfid瓶盖及其配套的rfid阅读器计划于28年正式销售,面向商业饮料市场。日本日立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则研制出了超小型的电子标签,它的长和宽都只有.5毫米。尽管身材微小,每枚芯片却存有一个38位的独特识别码。当它进入rfid阅读器的磁场时,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将存储在芯片中的编码发送出去。解读器读取编码并将其后,送到信息系统处理。芯片的是在制作过程中整合到芯片电路中的,遭仿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食品接触用包装纸,,

展开全文

我们其他产品
我们的新闻
咨询 在线询价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