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供应商
武汉搏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认证
宋老师电话
15623755573
经理
宋经理
所在地
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欧亚写字楼
更新时间
2024-05-24 07:03

详细介绍

iso(化组织)和 iaf(国际认可论坛)于2008年8月20日发布联合公报,一致同意平稳转换全球应用广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施iso9001:2008认证。 
一、什么叫iso?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forstandardiza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化组织”。又称“经济联合国”(现有成员国150多个)。
    iso为一项政府的国际科技组织,是世界上大的、具权威的制订、修订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iso的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其日常办事机构是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iso宣称它的宗旨是“发展,促进标准在全球的一致性,促进国际贸易与科学技术的合作。”

二、什么叫iso9000 ?
    iso标准由技术委员会(technicalcommittees简称tc)制订。iso共有200多个技术委员会,2200多个分技术委员会(简称sc)。tc和sc下面还可设立若干工作组(wg)。

三、什么叫认证 ?
   “认证”一词的英文原意是一种出具证明文件的行动。1986中对“认证”的定义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举例来说,对第一方(供方或卖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第二方(需方或买方)无法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来判定。第三方既要对第一方负责,又要对第二方负责,不偏不倚,出具的证明要能获得双方的信任,这样的活动就叫做“认证”。这就是说,第三方的认证活动必须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有效。这就要求第三方必须有的权力和威信,必须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须与第一方和第二方没有经济上的利益关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关系,或者有维护双方权益的义务和责任,才能获得双方的充分信任。

四、iso9000的由来
    iso9000是由西方的品质保证活动发展起来的。二战期间,因战争扩大所需武器需求量急剧膨胀,美国军火商因当时的武器制造工厂规模、技术、人员的限制未能满足“一切为了战争”。美国国防部为此面临千方百计扩大武器生产量,同时又要保证质量的现实问题。分析当时企业:大多数管理是no.1,即工头凭借经验管理,指挥生产,技术全在脑袋里面,而一个no.1管理的人数很有限,产量当然有限,与战争需求量相距很远。于是,国防部组织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编写技术标准文件,开设培训班,对来自其它相关原机械工厂的员工(如五金、工具、铸造工厂)进行大量训练,使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识别工艺图及工艺规则,掌握武器制造所需关键技术,从而将“专用技术”迅速“复制”到其它机械工厂,从而奇迹般地有效解决了战争难题。战后,国防部将该宝贵的“工艺文件化”经验进行总结、丰富,编制更周详的标准在全国工厂推广应用,并同样取得了满意效果。当时美国盛行文件风,后来,美国企业的这个经验很快被其他工业发达国家部门所采用,并逐步推广到民用工业,在西方各国蓬勃发展起来。
   随着上述品质保证活动的迅速发展,各国的认证机构在进行产品品质认证的时候,逐渐增加了对企业的品质保证体系进行审核的内容,进一步推动了品质保证活动的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一家认证机构bsi(英国标准协会)首先开展了单独的品质保证体系的认证业务,使品质保证活动由第二方审核发展到第三方认证,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更加推动了品质保证活动的迅速发展。
   通过三年的实践,bsi认为,这种品质保证体系的认证适应面广,灵活性大,有向国际社会推广的价值。于是,在1979年向iso提交了一项建议。iso根据bsi的建议,当年即决定在iso的认证委员会的“品质保证工作组”的基础上成立“品质保证委员会”。1980年,iso正式批准成立了“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即tc176)着手这一工作,从而导致了“iso9000族”标准的诞生,健全了单独的品质体系认证的制度,一方面扩大了原有品质认证机构的业务范围,另一方面又导致了一大批新的专门的品质体系认证机构的诞生。 
    自从1987年iso9000系列标准问世以来,为了加强品质管理,适应品质竞争的需要,企业家们纷纷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在企业内部建立品质管理体系,申请品质体系认证,很快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潮流。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推行iso9000。


五、iso9000质量认证咨询服务过程 
  1、准备阶段
    1.1诊断:了解企业现状,确认企业管理优势,找出薄弱环节,与iso9000系列要求之间的差距,向企业提交诊断报告。
    1.2工作计划:指导企业起草认证工作计划,双方确认后,严格按计划执行。在此基础上,再做咨询计划、认证计划。
    1.3 组织机构的设置:辅助企业设置专门负责认证工作的组织机构。
    1.4 iso9000标准的培训。
    1.5为企业做整体管理框架设计,设定质量管理目标. 
  2、体系设计阶段 
   2.1 文件编写培训。
    2.2 帮助企业确定体系文件的结构。
    2.3 指导企业文件的编写或根据企业的要求而定。
 3、体系运行阶段
   3.1 讨论:督导受咨询方讨论体系文件。
    3.2 培训:文件编写人员对使用该文件的人员进行培训。
    3.3 文件审核:对所编写的体系文件进行审核。
    3.4 内审培训:参照英国培训教材、结合中国内审培训教材进行。
    3.5 现场督导:有关专家到现场指导体系运行。
  4、内审阶段
    4.1 第一次内审:以咨询人员为主,企业人员为辅, 内审时间一般比认证时间多。
    4.2 第二次内审:根据第一次内审情况及认证所需时间,确定第二次内审时间,由企业人员为主,咨询人员为辅。
    4.3 第二次内审完,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增加第三次内审。
  5、体系完善阶段
     与企业一起做管理评审,并做一次预审,根据体系运行情况,建议企业提出认证申请时间。
  6、认证后针对审核中提出的问题与企业一起纠正不符合项和进一步的质量管理目标。
  7、调查问卷
     为掌握咨询人员的工作和进一步改善,请客户填写咨询意见调查表。

六、实施iso9000标准的意义
    ● 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负责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都是经过国家认可机构认可的权威机构,对企业的品质体系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这样,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可按照经过严格审核的化的品质体系进行品质管理,真正达到法治化、科学化的要求,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企业外部来说,当顾客得知供方按照实行管理,拿到了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证书,并且有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核和定期监督,就可以确信该企业是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乃至产品的信得过的企业,从而放心地与企业订立供销合同,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 促使企业质量管理走上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的轨道。
    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是建立文件化质量体系。书面规定了必须的质量要素内容及实施程序。要求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验证人员都必须按文件执行并加以记录。标准的实施保证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与世界等同。
   ● 质量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生产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
    产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由数量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的转变。市场竞争也由价格竞争为主转向质量竞争为主。因此,要想使您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靠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 降低质量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失败成本,其比例关系为:1:10:100(员工教育成本是预防成本,质量检验成本是鉴定成本,不合格品费用是失败成本。)以上比例意味着投入一元钱做质量的事先预防,将减少10元的检验费用,减少100元不合格品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在质量控制上投入大的预防成本和适当的鉴定成本,建立更稳定的基础而尽量减少甚至杜绝失败成本,创造企业大利润。
    ● 满足客户要求,赢得用户信赖,扩大市场份额。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社会和用户对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已经不能满足于只凭抽检而证明的合格产品,他们要求产品从原材料到终服务的全过程都是受控的,要求生产者对质量有更高的承诺和切实的验证手段。iso9000族标准迎合了质量时代的需要。 
   ● 取得市场通行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不可逆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市场竞争的规则在逐步统一。iso9000族标准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在质量控制上的基本要求,要取得国际市场甚至的准入证,就必须踏进质量认证这道门槛。
    ● 提高了企业的度和声誉。
    第三方认证的方式和特点,使企业的度及声誉得以大大提高,特别是国际互认的实现,更使企业的这种无形资产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充分升值,长远效益不可限量。
   ● 全员素质发生质变。
    尽管市场经济的压力使每个企业家有了切肤之痛,但企业员工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都尚未发生质变。通过实施iso9000族标准,理解工业化国家从几百年市场经济运行中总结出的管理经验,促进职工观念的转变,对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游戈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是企业永续经营的成功关键。
   ● 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
    各国在执行产品品质法的实践中,由于对产品品质的投诉越来越频繁,事故原因越来越复杂,追究责任也就越来越严格。尤其是近几年,发达国家都在把原有的“过失责任”转变为“严格责任”法理,对制造商的安全要求提高很多。例如,工人在操作一台机床时受到伤害,按“严格责任”法理,法院不仅要看该机床机件故障之类的品质问题,还要看其有没有安全装置,有没有向操作者发出警告的装置等。法院可以根据上述任何一个问题判定该机床存在缺陷,厂方便要对其后果负责赔偿。但是,按照各国产品责任法,如果厂方能够提供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证书,便可免赔,否则,要败诉且要受到重罚。随着我国法治的完善,企业界应该对“产品责任法”高度重视,尽早防范。


展开全文

我们其他产品
我们的新闻
咨询 在线询价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