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光伏承重检测第三方公司

供应商
广东建业检测鉴定-钢结构厂房检测鉴定
认证
手机号
13691808987
副总
姚总
所在地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九围社区第二工业区新艺工业园21号
更新时间
2024-06-06 20:00

详细介绍

屋顶光伏承载力检测鉴定报告

彩钢瓦屋顶光伏检测鉴定内容如下:
⑴资料的收集
包括图纸、建筑物使用史、委托方反映存在的问题等。主要了解结构质式、原设计使用用途、是否存在改扩建情况、是否改变使用功能、现状结构损伤情况、委托方要求如未来使用条件等。
⑵现场检测
包括图纸核对或图纸缺失情况下的实地测绘;裂缝、变形和构件局部破损等结构损伤的详细调查、量测,结合图纸进行损伤原因的初步分析;根据初步原因分析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案并实施;在检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承载能力验算及结构安全性评定。
2 检测方案的合理制定
检测方案应在结构损伤原因的初步分析基础上制定,需借助较丰富的结构知识及工程经验,主要解决损伤原因和损
伤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处理对策,这通常需要对现状结构的砼强度、几何尺寸、实配主筋、实配箍筋等验算参数进行现场检测,并进行一定的计算分析。不同的损伤对结构验算参数的要求不一样。
⑴裂缝
由于砼结构的抗拉强度低,结构损伤后往往出现裂缝。针对裂缝形态以及发生的部位,应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案。如:
梁端区段出现斜裂缝,可主要对梁截面尺寸及梁端箍筋配置情况进行检测;梁中间区段出现竖向倒“v”字形贯通裂缝,可主要对主筋配置情况进行检测;主次梁连接位置出现“八”字形裂缝,可主要对主梁的附加筋进行检测;梁侧面出现“中间大、两头小”特征的竖向裂缝,可主要对腰筋配置情况进行检测;框架梁两端同时出现分别位于**面附近和底面附近的竖向裂缝,则可能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与上部结构无关。根据检测及验算分析结果,即可从导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着手,采取增设钢筋、加大截面尺寸等方法进行补强,同时对裂缝进行修复。
⑵变形
结构变形较大时应进行计入变形影响的结构内力分析,为此,应对变形进行量测。若是结构整体变形,通常由于不均
匀沉降引起,且往往伴随填充墙有规律地出现斜裂缝,在该情况下尚应进行沉降观测,了解沉降是否已稳定;在沉降已稳定、计入变形影响的结构承载能力尚可且使用上未出现不适感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加固。
⑶构件局部破损
应根据局体破损情况而定,如梁受压区砼局部破碎,可能由于**配筋引起,应对梁截面尺寸及梁主筋配置情况进行检
测;火灾后砼局部剥落,应测定构件的有效残余截面积。
3结构验算分析应考虑已有结构不确定性因素的减少验算分析是加固前结构鉴定的**环节,除结构仅出现典型非受力裂缝等少数情况外,受损结构均应进行验算分析,包括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虽然损伤与上部结构无关,也应对上部结构进行计入变形影响的结构内力分析。由于验算分析对象为已有结构,在现场检测工作完成后,在结构计算模型、几何参数、钢筋保护层厚度、材料强度、荷载等方面与拟建结构相比减少了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在不降低结构度的前提下,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受损结构承载能力验算应采用实际性指标进行,并遵循尽可能不加固或尽量降低加固水平的原则,因此,验算分析应考虑如下问题:
⑴荷载:包括以受损结构的预期继续使用年限替代设计规范的设计基准期并由此确定风荷载和结构重要性系数,在
使用条件限定的情况下降低楼面恒、活载的分项系数等。

⑵材料强度:在抽检数量较多且同类检测数据离散较小的情况下,可降低材料性能分项系数。但同时也应考虑损伤对结构刚度的降低并导致结构内力重分布,使未受损构件应力增大。
4 现行验算分析存在的问题
现行鉴定方法根据检测数据进行验算分析,进而评定结构安全性,如前所述,其中验算分析是**环节,在对计算模
型进行假定后,从构件的截面计算着手,计算出构件的应力、应变水平。但这里常受两方面不利因素影响:
⑴假定的计算模型存在偏差
受施工等因素影响,已有结构受力计算模型往往与原设计所采用的假定计算模型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框架梁主筋的
水平锚固长度对节点的刚性假定很重要,但现行检测手段无法对该指标进行检测,仅通过常规推理和外观检查认为节点应该是刚性的;同时,现有规范在不用结构的类似部位所采用的假定也存在偏差,例如对于单向连续板的端支座截面,当与梁整体连接时,依据《钢筋砼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51:93)可取弯矩系数为- 1/16;但对与梁整体连接的双向板及单跨单向板,端支座截面弯矩通常假定为0,仅需配置构造钢筋以抵抗支座的弹性嵌固作用。
⑵验算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受损结构的内力重分布结构由各个构件组成整体协调受力,单个构件损伤后刚度的降低将导致内力重分布,其余未受损构件的应力、应变水平将发生改变;现有验算方法如有限元等只能尽可能准确地
对内力重分布进行分析,由于电算软件编制的出发点不同,对于不同结构部位、不同构件其分析结果误差也不一样。所以,现行验算分析所得出的构件应力应变与真实水平不可能完全一致,从而对结构安全性评定造成影响。

钢筋混凝土杯形独立柱基,柱为钢筋混凝土矩形侧向圆孔空心柱,5t“t”形钢筋混凝土吊车梁,折线型钢筋混凝土预制屋架,北跨屋架下弦设有0.5t悬挂吊车两台,1500×6000钢筋混凝土预制大型屋面板,二毡三油一砂卷材防水屋面。
2.施工、使用情况
根据施工资料记载:所有屋架和屋面板均为现场预制。由于当时气温较低、施工工期紧,为缩短工期,尽快提高混凝土强度,采用了氯化钙作防冻剂。当时测得屋面板混凝土强度按龄期推算,28d强度为314.2kg/cm2,仅达到设计强度400#的78.5%,因此采用添加剂施工未达预期目的。鉴于g725图集大型屋面板混凝土强度为300#,大肋主筋12改为16,即认为屋面板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另有一批屋面板17d混凝土强度只达187.2kg/cm2,一致认为强度偏低,由施工单位现场做了一块板的荷载试压,加压至130kg/cm2,符合设计标准荷载,没有继续加压,即吊装使用。屋面没有全部找平,仅在板缝及高差大的地方进行了局部找平。
北跨屋架下弦原设计有2台0.5t的固定悬挂吊车,后因厂方工艺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将原来的2台0.5t悬挂吊车更换成12台0.5t的有轨吊车,轨道安装在屋架下弦杠上,严重**载使用。
3.现场查勘情况
3.1基础。
对柱周围混凝土散水及土层进行外观检查,基础基本稳定,无不均匀沉降及滑移现象。用水准仪对柱进行水准测量,柱基高差小于5mm。室内桁车运行正常。
3.2柱。仅④轴南柱牛腿北侧局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钢筋外露锈蚀,混凝土局部剥落,其余柱无裂缝和损坏。柱垂直度符合要求。
3.3吊车梁。
均保持完好,桁车运行正常。
3.4屋架。
经检查,北跨所有屋架中约有70%屋架下弦杆产生垂直裂缝,裂缝绝大多数分布于北侧半跨(有悬挂吊车一侧),大多数裂缝尚未贯穿,裂缝宽度在0.10~0.24mm之间,未**过规范允许范围。有50%的屋架在悬挂吊车轨道夹板位置下弦杆侧面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部分箍筋或主筋外露、锈蚀,混凝土剥落深度在1.5~4.5cm之间。由于**载,12台0.5t的吊车已拆除,但轨道仍存在。详细情况见表1。
3.5屋面板。
北跨共240块大型屋面板,大多数屋面板混凝土浇制时不密实,混凝土严重碳化钢筋锈蚀起皮。经统计,板面出现裂缝的有38块,约占16%,板肋断裂的有11块,约占5%,板面起洞的有12块,约占5%。详细情况见表2。
3.6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
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符合设计要求,支撑系统杆件基本无损坏。
3.7围护结构。
围护墙体无裂缝、倾斜,承载力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墙体局部砖风化,粉刷层老化,局部剥落;木门、木窗失去使用功能;屋面二毡三油防水层老化,局部破损,屋面局部渗漏;地坪严重起鼓、损坏。


东莞光伏荷载检测第三方公司

展开全文

我们其他产品
我们的新闻
咨询 在线询价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