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S32205双相不锈钢化学成分检测

供应商
广分检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检测部
认证
报价
1300.00元每件
品牌
GFQT
周期
5-7个工作日
检测范围
全国
联系电话
0512-65587132
手机号
17312626973
业务经理
谷彪彪
所在地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星圃路12号智汇新城B区7栋
更新时间
2024-06-27 08:00

详细介绍

金相组织决定了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的性能介于铁素体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之间,兼具两种不锈钢的优点,不仅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耐腐蚀性和焊接性,而且具有更强于其他种类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因此在能源、化工、制药、造纸、海水淡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项目施工需求,依据asmeix和asmeb31.3要求制定了s32205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工艺评定焊接接头尺寸如图1所示。

其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根据astma790规定如表1、表2所示。

s32205双相不锈钢中含碳量低于0.03%属于超低碳不锈钢,超低的碳含量可以提高材料的焊接性,降低碳化物在晶界析出的倾向,使得晶间耐腐蚀性提高。

选用的主要原因是er2594焊丝化学成分中镍元素含量较母材中含量相对提高,能在焊后快速冷却过程中促进奥氏体形成,稳定两相比例,若只选用与母材成分相同的焊材,则焊缝中铁素体含量较高。

双相不锈钢靠着合理的双相比例而发挥性能,焊后应保证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保持合理的比例,焊接一般选用小热输入、快速焊接的方法,容易使得焊缝冷却速度过快,高温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时间过短,则焊缝和热影响区域会产生过多的铁素体组织,而奥氏体组织不足,会降低双相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和焊接接头处的韧性。

进行多道焊时,应当控制层间温度,层间温度过大会导致热量积累,受热区域增大,热影响区变宽,同时导致晶粒粗大,降低强度与韧性,需控制焊道层间温度不超过58℃。

当混合气体中氮气含量超过5%时钨极易烧损,造成电弧不稳定。

因此选用98%ar+2%n2混合保护气体钨极氩弧焊。

焊接时保持背部持续充入保护气体,背部充入保护气体后氧气含量应低于0.05%。

热输入量要小,不得超越工艺规程中热输入量的要求,填充、盖面时的热输入量不得高于打底时的热输入量。

s32205不锈钢焊后凝固过程,铁素体组织先凝固,后随温度降低,部分铁素体在晶界处开始转变为奥氏体,并向铁素体晶内生长,焊后腐蚀试验组织如图3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铁素体相比例为42.5%7%,组织比例满足要求。

焊缝及热影响区处各项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小抗拉强度858mpa,弯曲试验结果合格,*大硬度265.2hbw,冲击试验在-20℃下焊缝处kv3545j,热影响区kv4855j,力学性能都优于母材且符合标准。

(1)打底完成后需要进行pt检测,合格后进行填充层焊接(见图4)。

(3)对所有焊后的焊缝取20%进行焊缝区域和热影响区的硬度测试,硬度值不得超过285hbw。

s32205双相不锈钢有着较好的焊接性和力学性能,能适用于电厂服役环境。

第三方检测机构,第三方检测报告

展开全文

我们其他产品
我们的新闻
咨询 在线询价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