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纺织品抗菌测试

供应商
广分检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认证
联系电话
0512-65587132
手机号
18662248592
经理
饶经理
所在地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星圃路12号智汇新城B区7栋
更新时间
2020-12-09 09:13

详细介绍

因其多孔、疏松,容易吸附各种杂质,成为繁殖、寄生细菌的载体,这些细菌的存在不仅使织物被沾污、损伤,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公共环境的交叉感染率,影响人类的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益重视卫生标准要求,使抗菌织物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然而,对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定,由于各国的标准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国家的客户要求的产品检测方法和适用标准不一致,致使生产厂家无所适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抗菌产品的国际贸易。


一,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测试分为定量测试方法和定性测试方法,以定量测试方法为重要。目前,国内外纺织品的抗菌标准主要有:iso20743—2007《抗菌整理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测定》、jisl1902: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抗菌效果》、aatcc147—2011《纺织品抗菌活性的评定方法:平行划线法》、aatcc100—2004《纺织品抗菌整理的评定》、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gb/t20944—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gb/t15979—1995《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产品抑菌和杀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方法。

1,定性测试方法(1)定性测试方法包括aatcc147—2011《纺织品抗菌活性的评定方法:平行划线法》、日本工业标准jisl1902: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抗菌效果》中的定性试验(抑菌环法)部分、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附录e晕圈法、gb/t20944.1—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2)定性测试方法是基于离开纤维进入培养皿的抗菌剂活性,一般适用于溶出性抗菌整理,但不适用于耐洗涤的抗菌整理。优点是费用低、操作简单、时间短,对于确定样品是否具有抗微生物活性,为适用。但抑菌区的宽度不代表抗菌性的强弱,它与纺织品抗菌剂的扩散性能有关。扩散性强,抑菌区宽;扩散性弱,抑菌区窄。从环境与安全的角度来看,定性分析的数值并不是越大越好。抗菌纺织品的安全性体现在它起到抗菌防护作用的同时,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不破坏人体正常的微生物群。一般而言,抗菌剂的活性越广,对级物种(包括人类)的毒性越大。很多抗菌织物(如内衣、毛巾、床上用品等)会直接接触人体皮肤,有的还是长时间接触,因此全面评估这些抗菌微生物纺织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十分重要。fz/t73023—2006中要求抗菌针织品所应用的抗菌物质的溶出性指标为:抗菌织物洗涤一次后,抑菌带宽度d≤5mm。另外,定性测试结果不能作为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的终结论,若要确切地了解某种纺织品的抗菌性能,应该采用定量测试。

2,定量测试方法(1)纺织品抗菌性能的定量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吸收法、转移法、转印法以及振荡法。包括gb/t15979—1995《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产品抑菌和杀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方法、aatcc100—2004《纺织品抗菌整理的评定》、iso20743—2007《抗菌整理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测定》、jisl1902: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抗菌效果》中的吸收法和细菌转印法、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中附录d中的吸收法和振荡法、gb/t20944.2—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和gb/t20944.3—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等等。

(2)gb/t15979—1995主要针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或消毒用品的测试方法。这类产品使用时间较短,且对抗菌性能的要求较高,样品只需要与菌液经过短期的接触就可以显示出抗菌效果,故在测试操作中样品与菌液的接触时间较短。目前多用于医疗用品的抑菌杀菌测试。

iso20743:2007根据产品的用途和使用环境,确定了三种抗菌性能的定量测试方法:吸收法、转移法和转印法。jisl1902:2008根据iso20743:2007修订,定量测试方法包括吸收法和细菌转印法,此标准中与iso20743:2007中相同的定量测试方法是一致的。aatcc100—2004、iso20743:2007和jisl1902:2008都没有提及抗菌评定基准,目前国内极少使用。fz/t73023—2006和gb/t20944—2007是国内比较常用的测试标准,相对其他标准,这两个标准在试验菌种、洗涤剂、洗涤方法、空白对照样及抗菌效果的判定等方面都有详细说明。fz/t73023—2006中抗菌效果检验方法包括奎因法、吸收法和振荡法。奎因法参照美国的法制定,是一种比较简易和快速的测试方法,可用于细菌和部分真菌检测。

奎因法作为快速测试方法,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样品的抗菌性能。吸收法和振荡法试验操作比较复杂,费时长,但结果比较准确可靠。fz/t73023—2006中a级产品仲裁检验方法采用其附录d中的吸收法;aa级产品及aaa级产品仲裁检验方法采用其附录d中的振荡法。fz/t73023采用的洗涤试验方法参照了日本标准jisl0217的103方法gb/t8629,使用小型家庭双桶半自动洗衣机,洗涤程序繁琐,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gb/t20944—2007中不要求样品必须洗涤,如需要考核抗菌纺织品耐洗性能,可按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洗涤方法(gb/t12490中的试验条件a1m)进行,或者采用家用双桶洗衣机洗涤方法进行。

3结论:从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比较中,可以看到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国内外都没有公认与统一的测试标准。因此,标准化工作对抗菌纺织品的测试显得尤为重要,它除了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使试验具有可比性和重演性。试验中,对样品的洗涤方法、洗涤剂、标准空白样的标准化;对测试参数如样品的规格与数量、接种菌液浓度、中和溶液、稀释液等标准化;对抗菌效果的判定标准化。通过标准化,使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测试结果具有重演性和可比性。

产品检测 产品分析 产品分类

展开全文

我们其他产品
我们的新闻
咨询 在线询价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