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蓝莓苗品种选择

供应商
泰安市建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认证
报价
5.00元每颗
品种
蓝莓苗
型号
3年
产地
泰安
联系电话
0538--8912239
手机号
18562357999
总经理
潘(先生)
所在地
山东省泰安高新区北集坡办事处季家庄村(注册地址)
更新时间
2022-02-20 12:34

详细介绍

 长江流域的华东、江浙一带,湿润多雨,夏季高温,在此区域可发展具有耐湿热能力的南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蓝莓产品的去向为加工和鲜食兼用。主要推荐品种有夏普蓝、奥尼尔、米斯提、艾文蓝、佛罗达蓝、粉蓝、园蓝、梯芙蓝、蓝宝石等。

全球范围内大约2/3的高丛蓝莓的果实被作为鲜果销售了,特别是近十几年,蓝莓的鲜果消费量比以前翻了一番。20世纪90年代起,研究发现蓝莓是花青素含量嘴高的果实之蓝莓果实中的花青素对人类健康保健作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蓝莓品质的概念不仅只是果体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酸量和硬度等,还包括果实的花青素含量。


我国蓝莓的主要生产季节是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了尽量延长蓝莓鲜果的供应期,需要在果实采收时采用一系列措施,以延长蓝莓果实的货架寿命。

蓝莓的成熟度是决定蓝莓品质和货架寿命重要的因素,无论后期如何包装都无法改变蓝莓果实的品质,所以适宜的成熟期才能保证果实既有利于采收又有利于贮藏和消费者食用。蓝莓果实在树上完全成熟时,风味,蓝莓果实的发育过程中,从开始着色到全部变紫仅仅需要2~3天的时间,但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发育果实的风味和含糖量,未完全成熟的果实在包装盒贮藏过程中容易出现失水、果实欠色等问题,而充分成熟的果实采收后容易变软、风味变淡和腐烂,而适合的果实采收时间是在果实完全变紫色2~3天后。将果实横切开,如果种子变褐色,但种子与果肉没有完全分离,果肉的颜色致,这种状态成熟状态,如果种子与果肉完全分离开,并且果肉靠近果皮的位置出现水渍状的晕圈,则果实过分成熟。在温室或者以早熟为生产目标的果园,可以在果皮颜色完全变紫就采收。

蓝每灰霉病是目前蓝薛生产上,尤其是保护地蓝尊生产上发生的对产量影响很大的病害,在我国各个蓝莓产区均有发生。

1.为害症状蓝莓灰霉病主要为害蓝莓的花、幼果、果中柄、新梢、叶片等幼嫩的组织。花期被侵染后,花序会枯菱。幼果上若残留花器较多,遇潮湿天气极容易感病,残留花器出现腐烂,后期出现灰色霉状物,病残体接触植株其他部位极易引起二次侵染。幼果发病主要从果实尊片边缘侵人,前期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迅速扩散到整个果面呈褐色,后期病斑凹陷腐烂。果柄发病,初期出现变褐皱缩,引起上部幼果枯死。新梢发病主要从基部侵人,初现福色水贡状后嫩梢死亡。叶片被侵染后,若病原从叶片侵人,初期多从叶片v形病斑,逐渐向叶片内部扩散:如果从叶缘侵入,则病变呈不规则形状,随时间增加,病斑颜色由浅入深,具轮纹状。潮湿天气下侵染部位均可出现稀疏灰色霉层。

蓝莓灰霉病喜低温潮湿,多发生于阴冷文雨的天气和管理不当的温室中。般低温 高湿的环境下灰電病容易大面积流行。环境温度在15~~22°c,湿度达90%以上时蓝莓灰霉病容易发生。作为一种腐生真菌,当田间管理不当造成树势生长衰弱时更容易发生灰霉病。病害循环和发生规律灰霉病菌以菌核、分生孢子和菌丝体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菌核内层为疏松组织,外层为拟薄壁组织,表皮细胞壁厚,较坚硬可抵御不良环境。

蓝莓苗病害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或选种早熟、晚熟品种,避开多雨季节开花。搞好园区清洁工作,结合冬季修剪清除田间病株残体等,要做到彻底清园并集中烧毁。在生长季发病,要及时摘除病叶时、病果等发病部位,并进行喷药,防止病菌的再次侵染。阴雨天避免浇水,温室内要加强通风排湿工作,控制设施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5%,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轻灰霉病的发生。由于蓝莓枝梢萌发量大,因此要加强抹芽、摘心等管理,增加通风透光次数,降低树体内部湿度,从而达到减轻病害流行的目的。不偏施氮肥,防止树势徒长,增强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蓝莓花谢后,有些品种残花不容易脱落,应及时清除残花或用棍棒轻敲树体震落残花,减少二次侵染来源。药剂防治花期开始喷药,可用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200~1 500倍液。但果期禁止喷药,避免造成农药残留。

蓝莓苗

展开全文

我们其他产品
我们的新闻
优质商家推荐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