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7年苏州工业园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关于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打造专精特新培育高地,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高科技园区,结合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以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目标,以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集聚为核心,持续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着力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引导中小企业走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打造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二)基本原则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强化政策支持和服务,引导企业坚定发展信心,聚焦主业、精耕细作,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级分类、施策。坚持锻长板和补短板相结合,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需求,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发展阶段,开展分业指导、分类帮扶、分层培育,制定实施相关政策举措并精细化落实。示范引领、质效优先。坚持培育与提升相结合,支持制造业单项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做大做强,并发挥示范作用,通过四链融合、集群化发展,带动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专精特新化发展。(三)发展目标围绕园区“2+4+1”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一批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突出、生产管理精益、掌握独门绝技的单项和“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数量在全市保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发展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更加完善。力争到2027年,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其中重点“小巨人”企业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自主创新的策源地、强链补链的主力军、自主品牌企业的领头雁。(四)工作方向发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以专精特新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1.“专”: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选准主业方向,集聚要素资源,提高化生产能力;2.“精”:引导中小企业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3.“特”:鼓励中小企业利用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4.“新”: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的增长点,增强核心竞争力;5.“链”:推动中小企业抢占产业链关键环节,围绕重点产业链实现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发挥“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6.“品”:支持中小企业从事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细分产品市场。二、重点任务重点实施行动计划,构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化发展的良好生态,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速成长,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实现量质飞跃发展。(一)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持续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领航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重点聚焦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四新”类企业,滚动扩充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加强动态管理、指导和跟踪服务,根据不同梯级企业的发展定位和特点,应用评测模型诊断企业短板弱项,分级分类施策,加速梯次转化效率,形成滚动发展、靶向培育格局。深化“专精特新·汇计划”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专精特新“汇计划”专项行动,围绕产业、金融、人才、服务和技术等方面搭平台、汇资源、拓渠道,制定中小企业年度培育工作清单,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每年举办专精特新培育培训专题活动不少于20场,促进中小企业“小升规、规转强”,积极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加“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持续招引一批具有专精特新发展潜质的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优质中小企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关键环节配套能力实现价值链攀升。(责任单位:经发委,投促委、企服中心、各功能区、苏相合作区;以下任务措施均涉及各功能区、苏相合作区,不再单独列出)(二)融通生态营造行动树立企业融通生态发展示范。围绕园区“623”重点产业链,打造以企业为引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支撑,大中小、内外资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实现“链主”引领、“雁阵”齐飞、蓬勃有力的发展新格局,共同组建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发挥“园易链”平台作用,年度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企业供需对接活动不少于20场。推动链主企业、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新产品协同开发、核心零部件协同验证、供应链要素协同保障等建立战略合作机制,将配套中小企业纳入共同的供应链、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培育价值共享、互促共进的产业链新型伙伴关系,实现协同发展。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产业联盟等形式,带动更多小微企业融入上下游协作体系。(责任单位:经发委,科创委、综合协调局、企服中心)(三)创新能级提升行动大力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企业技术中心、重点企业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推动现有企业研发平台升级为省级、研发机构,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联合体。以创新研发为重点,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结合国家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积极参与各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业强基以及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支持企业联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建中试平台,强化现有创新和服务平台中试功能。推动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首席技术专家制度,选聘一批高校院所专家教授兼任企业首席技术专家,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工程,做好高价值专利保护和激励工作,充分利用专利快速预审、优先审查等绿色通道,提升专利授权效率。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载体建设,布局一批知识产权工作站、司法保护工作站等,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普法宣传、维权援助等服务。(责任单位:科创委,经发委、综合协调局、企服中心)(四)服务体系升级行动加强助企跟踪服务。依托园区“法人服务总入口”“企业服务一张网”,完善专精特新“企业画像”,实现政策推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户一策”提供税收征管服务,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建设“企业动态感知”系统及专精特新“登峰”数字化平台,用数字手段感知企业动态,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提供点对点式服务。发挥网格化企业服务机制,配备专精特新服务专员,实现靠前服务。用好“诉求快递”平台,及时协调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诉求。健全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线上依托“园易联”“企服超市”平台,线下设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窗口,拓展公共服务能力。健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人才、能源等全要素资源保障体系,全面推行“数据得地”,加快实施“工业上楼”,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存量建设用地利用安排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倾斜。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中小企业服务满意度。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加强失信惩戒,强化约束机制,严防新增拖欠。(责任单位:经发委,规建委、行政审批局、园区税务局、企服中心)(五)金融服务助力行动完善信贷支持政策。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发专属信贷创新产品,推荐申报“名行优品”名录,提高风险补偿力度。充分发挥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优势,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投放力度。依托“园易融”服务平台金融顾问组团机制,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增加信用贷和中长期贷款,开通再贴现再贷款业务绿色通道,鼓励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产品创新。发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贴息支持作用,建立健全“政银企保”衔接工作机制,深化“苏研保”推广应用,支持保险机构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发数字资产、出口信用等创新产品。畅通市场化融资渠道。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需求,开展多层次融资对接活动。突出国有资本在资源配置中的引领作用,推动设立、引进一批专精特新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创新,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投资规模。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环境,提升苗圃工程、参天计划服务质效,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挂牌融资,鼓励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提质增效。(责任单位:金融发展局,经发委、财政审计局、企服中心、投控公司)(六)数智转型赋能行动加速数字化转型。实施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能力评估工作,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设计研发、计划调度、生产作业、质量管控等重点场景,充分运用云计算、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争创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工厂。支持数字化服务商按“小快轻准”原则,研发推广适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效部署和灵活运维需求特征的数字应用工具包,揭榜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场景项目,形成实践案例全面推广。到2027年,累计帮助35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家、智能制造示范车间400个,实现工信部45个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全面覆盖。强化数智平台支撑。实施算力基础支撑工程,以公共算力服务平台为基础,围绕“ai+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匹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算力需求,通过发放“算力券”切实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加速垂直行业通用大模型从技术突破走向行业应用,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小切口、实场景出发,使用大模型开发商业化应用。建设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云设计和仿真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数字化研发设计方案规模化推广应用。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制造业单项等优势企业打造行业级数据要素流通枢纽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数据融会贯通。(责任单位:经发委、科创委,企服中心)(七)绿色转型发展行动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双碳数智服务平台作用,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测算、绿色工厂评估等绿色服务。引导企业开发利用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新能源设施,协助企业畅通绿电绿证交易渠道,满足绿色电力使用需求。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加速低碳转型,有效应对出口贸易绿色壁垒。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绿色制造体系认证,建设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近零碳工厂。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开展esg实践,应用esg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自我诊断,实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esg自评价全覆盖,协助企业建立完善esg信息披露和管理体系,不断提升esg发展水平。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环评审批流程,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减少对符合条件企业的现场检查频次。(责任单位:经发委,生态环境局)(八)品牌管理创优行动推进企业品牌建设。积极推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江苏精品”,鼓励创建自主品牌,提高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树立优质品牌形象。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组团参加国内外重点经贸科技类会展活动,鼓励在园区举办的各类展会上设立“专精特新”展区。支持企业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深度拓展国际市场,依托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集成化、化服务,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指导和服务,为企业提供目标国税收、融资、知识产权、风险应对等方面信息支持。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明确战略定位,明晰市场定位,提升战略管理能力。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加强诚信合规经营。支持机构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经营管理诊断、咨询,组织合规管理体检,鼓励行业协会、市场化机构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组织开展信用管理培训、管理经验交流等活动,帮助企业规范治理结构,实现内部挖潜、降本增效,增强企业内生竞争力及风险防控能力。(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经发委,宣传和统战部(工商联)、投促委、综合协调局、企服中心)(九)质量标准赋值行动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服务和解决方案。推广应用卓越绩效、精益生产等先进管理方法,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和质量一致性。发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质量提升的作用,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先进质量管理标准贯标达标,科学评估贯标效果,实现质量管理持续成功及财务经济效益增长。积极推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全国工业大奖、全国质量奖、全国质量、省长质量奖等荣誉并给予政策支持。实施标准领航工程。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鼓励企业申报标准化试点项目和发达国家或地区机构产品认证,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得发明专利、参与标准化工作按政策给予奖励。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成为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信用培育服务,开展一对一个性化认证辅导,推动企业联合激励举措落地落实。(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经发委、综合协调局、园区海关、企服中心)(十)人才智力兴企行动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机制。深入实施“金鸡湖人才计划”,依托园区校园招聘品牌活动、高层次人才供需对接平台等,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场人才招聘会,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引育高水平人才,对企业引进培育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相应支持。聚力建强多能级创新载体,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国外专家工作室、大师工作室等重点人才科技创新平台,发挥对海内外人才的集聚效应和牵引作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高校院所、社会培训机构等产教融合发展,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人才载体阶梯式建设,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持续拓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备案企业覆盖面,加快建设知识型、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宜居宜业环境。便捷人才流动,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拓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在华居留申请范围。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安居政策,坚持分级保障、租售并举,综合运用优购房、购房贴、租房贴、优租房等方式,为人才提供多元化住房保障。深化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结对联系、走访慰问工作,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子女入学保障,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外来用工子女入学便利化。定期邀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参加主题培训、国情考察等活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参与中新青年实习交流计划,打造高品质人才生态环境,擦亮“才聚金鸡湖”人才服务品牌。(责任单位:组织部、科创委,经发委、规建委、人社局、园区公安分局、企服中心)三、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组织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经发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牵头政策制定和培育体系建设,功能区落实属地责任,开展网格化企业服务,企服中心发挥服务“窗口”作用,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助力中小企业稳定发展预期、增强发展信心。
加大财政支持。统筹现有各类各级专项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对认定为制造业单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高2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认定为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园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且次年继续开展梯度申报认定的,分别给予高20万元、10万元、1万元奖励(以上均包含上级奖励资金)。
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宣传报道和经验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和发展模式,重点宣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示范引领更多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全面营造支持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氛围。
了解更多可以致电咨询;
常理企业服务旨在为客户创造价值,提供品质服务,请您放心。十年+经验咨询老师,全程跟进,服务。
- 供应商
- 常理企业服务(苏州)有限公司
- 联系电话
- 18051097905
- 手机号
- 18051097905
- 联系人
- 褚小伟
- 所在地
- 苏州市吴中区长桥街道双银星座商务广场1幢12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