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水性油墨使用范围及其使用技巧

发布时间: 2013-06-21
性油墨使用范围

  在生产色浆过程中加入分散剂和润湿剂。一般水墨细度要求在101μm~25μm之间为佳,过细或过大 都会对水墨流动性和流变性产生影响。黏度是指水墨的稠性,是表现水墨流动的一种指标。黏度过大会造成流动性差、干燥慢;黏度低水墨的流动性好、干燥快、墨层薄、用墨量少。如水墨黏度低,则色粉含量要求要高;反之,色粉含量则低。由于黏度直接影响油墨转移性和印刷品的质量,为此,对油墨的黏度控制相当重要。在印刷过程中,黏度过低会造成色浅,粘度高会造成脏版、糊版等现象,所以在难以控制时请加入转移剂,可以提高转移效果,增加色彩鲜艳和立体感。

水性油墨的使用技巧

  1.不能将水墨与溶剂油墨混合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适当补加水,确实需要调整黏度或干燥速度时,适量加入醇类或酯类等助剂。

 

  2.使用前应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墨槽,用水适当调整黏度,才可以使用。未使用的应盖好包装桶,不能让水墨在自然中挥发。

 

  3.使用前应检测各项技术指标,特别是色相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若色相偏差较大,请通知水墨厂家进行适当调配,从而避免因色相误差造成双方的纠纷。

 

  4.在印刷过程中由于水的挥发原因,会影响水墨原有的黏度和ph值,需要经常检测黏度和ph值,需要时应适当加入纯净自来水或ph值稳定剂。

 

  5.印刷后残留在印刷设备上的水墨应用清水冲洗,印刷机网纹辊上的墨迹用清洗剂进行清洗,以便为下一次印刷服务。走出水性油墨使用误区并不是所有的水性油墨的使用者都了解黏度原理,很多人会存在这样的误解,认为水墨黏度大就是好的水墨。可以加入很多水、印刷多一些纸箱,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其实,不根据生产设备性能,盲目购买水墨,认为有了水墨就可以印刷质量好的印刷品,这是非常不切实际、不科学的。水墨简单的检验标准是是否存在丢色,但是认为不丢色的水墨是的,或者认为水墨是不丢色的,都不是特别准确的说法。

 
水性油墨在印刷成本上的优势

  使用水性油墨印刷,首先它不需要用任何的有机溶剂稀释,只用清水便可。印刷行业常说的“可加入多少溶剂”,如在油墨中加入30%-50%的溶剂,并错误地认为加入溶剂越多越好,这样的成本就越低。其实不然,所加入的30%-50%溶剂是在整个印刷过程中加入的,这是由于溶剂的挥发引起油墨粘度变化而加入的。印刷速度越快所需调配的稀释剂的挥发性就要越快,加入溶剂的次数就越多,这就等于不断地增加印刷成本,所以并不是10kg油墨加入5kg溶剂后才开始印刷,以油墨行业的标准来看,油墨的色浓度高,粘度低(除丝网等)才是好油墨。这关系着油墨生产厂商所选的原材料,如树脂的分子量的大小、配方、生产工艺等。印刷过程中溶剂的添加量除了封闭式的印刷车间外,其余的均会因温度、风力等的因素而产生变化,油墨中加入稀释剂只作为降低油墨的粘度,使其适宜印刷,如过量地加入,油墨的色浓度会降低,连接料的份量同时降低,这样便印不出好产品。所以,水性油墨只加纯净水,而且是一次性加入(印前)。在印刷过程中,它不会因为粘度的变化而引起颜色的变化,更不会像油墨那样,因印刷途中需加入稀释剂时所产生的废品,这就大大提高了印品的合格率,节省了溶剂的成本,减少了废品的出现这便是水性油墨成本优势之一。

 

  目前印刷行业采购油墨,部分的企业只单一看表面价,不会考虑其他方面。如白墨,看其表面单价较为便宜,但在印刷中需采用40μ深或以上的印版来印刷,有些甚至采用60μ深的印版,这主要是因为采用35μ或以下的印版印刷后,印品的遮盖力不够,白度不够,所以只能在印版上做文章,印版深就必定墨层厚、印速慢,这不单产量上不去,还会成倍地增加成本,如每kg油墨的印刷面积就大为减少,以印刷面积来算,18元/kg白墨加上稀释剂由于其印刷面积少,所以它的成本就会成倍地增加,采用深版印刷,只适宜印品论重量交货的企业。

 

  采用水性油墨印刷首先硬件要好,如良好的烘干设备,浅版等。水性油墨使用浅版来印刷,避免了水波纹的现象,提高了印刷速度,更为重要的是增加了印刷面积,如白墨采用25μ深的印版,印刷面积可达180-200平米。而用油墨印刷需用40μ或以上的印版印刷,其印刷面积只在100平米左右。一个中型的印刷企业,如每月用墨量10吨,完成同样的印刷量,采用水性油墨来印刷只需用5.5-6.5吨便可。例如用中档的复合油墨来比较,5原色平均单价为25元/kg,每月10吨墨便是25万元,加上配套30%的溶剂,平均价为8元/kg,也即3吨溶剂2.4万元,等于要用27.4万元的材料来完成印刷量,而同样的印刷量使用水性油墨印刷,只需6吨,水性油墨的平均价为30元/kg,也即是用18万元的材料完成同等印刷量,印刷企业一年便可节约100万元的材料款,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耗墨量,从以上的比较不难看出耗墨量的大小才是至关重要。综合的计算成品,才能使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水性油墨的生产与油墨不同,所以它的销售方式也有所不同,油墨销售的是成品墨,如果油墨的颜色饱和度不够,只能制深版来适应,这不单费时,还增大了耗墨量,而水性油墨的销售,除了成品墨外,印刷企业还可以向水性油墨生产厂商购买色浆,同时由水性油墨厂提供树脂供应商及后工序的工艺,实行自己配墨,这样的做法不单可大大降低成品墨的成本,还可以根据印刷订单随时调整印刷墨的类别,如里印复合后,可将剩余的水性油墨调整为表印墨,也可以将凹版表印调整为柔版印塑、印纸等。实行一墨多用,减少墨的库存量,减少资金的占用,这种模式以其灵活性和低成本在国外大行其道,我国有相当部分企业已采用这种做法,用这种方法配成的墨单价比购买成本墨低20%左右,按耗墨量的计算方式,只用15万元左右的水性印刷墨便能完成27.4万元油墨的印刷量。

 

  水性油墨的印刷条件

 

  水性油墨的印刷适性受印刷条件、承印物表面特性、环境温湿度、存放时间长短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在使用时,需要用一些助剂对水墨做细微调整以获得的印刷效果。水性油墨中常用的助剂有色料、ph值稳定剂、慢干剂、消泡剂、冲淡剂等,印刷中要熟悉助剂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1)色料用于加深颜色,其用量一般应控制在0~30%,超过30%将会使水墨中连接料含量过低,导致其附着力和耐磨性下降。

 

  2)ph值稳定剂用于调节和控制水性油墨的ph值,使其稳定在8.0~9.5,保证水性油墨印刷状态。同时,它还可以调节水性油墨的黏度,并对油墨进行稀释。

 

  3)慢干剂用于降低水墨的干燥程度,慢干剂可以抑制和减缓水基油墨的干燥速度,防止油墨在印版上干燥,减少堵版和糊版等印刷故障的发生。慢干剂的用量一般应控制在总墨量的0~10%,如果加入量过多,油墨干燥不彻底,印刷品就会粘脏或产生异味。

 

  4)水性油墨冲淡剂主要用于降低颜色的深度,用量不限。但加入大量冲淡剂可能会导致水墨黏度略有上升,这时可同时加入少量稀释剂进行调节。

 

  5)稀释利主要用于降低水墨的黏度,用量应控制在3%以内,才不致降低水墨的颜色深度,并可保持水墨的ph值不变。稀释剂应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以防黏度过低。如果加入较多的稀释剂或使用硬度高的自来水稀释会产生气泡,这时应加入消泡剂。

 

  6)水性油墨使用中出现泡沫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其以水作为稀释剂,在乳液聚合时就必须使用一定数量的乳化剂,使乳液体系表面张力大大下降。
 

展开全文

供应商
东莞市海亚印花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86-076981106548
手机号
13925533708
总经理
何元凯
所在地
东莞市寮步镇凫山工业区
我们的新闻
咨询 在线询价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