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察尔汗盐湖一粒盐的增值之旅
近年来,青海省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的资源,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主攻方向和重要途径,着力构建资源型特色工业体系,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动全省循环经济大发展,努力打造具有青海特点的循环经济品牌。在察尔汗盐湖,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粒粒盐是怎样在循环利用中身价倍增的——
粗犷而略显苍凉的察尔汗被称为盐的世界。太阳炙烤、劲风掠过,湖内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这就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藏——盐。察尔汗的盐资源价值超过12万亿元。9月4日,记者来到察尔汗盐湖,只见一排排厂房拔地而起,一座座转化炉相继投产,一条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个个身影紧张忙碌,这无不显示出现代化大工业群的磅礴气势。盐田里碧波荡漾,车间里机器轰鸣,一粒粒盐被运输到各个车间,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旅程。
“目前,察尔汗盐湖的钾肥年产量近500万吨,年产值近200亿元,是我国zui大的钾肥生产基地。”青海盐湖集团副总裁谢康民说,生产出钾肥只是盐湖资源开发的第一步,盐里面还有价值更高的镁资源。去年7月27日,盐湖集团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在察尔汗盐湖开工建设,由此拉开了盐湖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进而进军镁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序幕。投资600亿元的金属镁一体化项目正是以废液老卤为原料,变废为宝。
而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要做的是将尾盐“吃干榨尽”。“不管是生产纯碱还是烧碱,生产钾肥后的尾盐都是重要的原料。尾盐的价值翻了许多倍。”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王青伟说。
生产纯碱后排放出来的废水仍然是宝。青海金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良明说:“纯碱废液经过蒸发、加工,可生产出无水球状氯化钙,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下一步,公司还将实施二期和三期项目,生产食用、医药级无水氯化钙,让废液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从单一到多元,从粗放到精细,从“资源富庶、取之不竭”到“可持续利用资源”,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内的盐化产业正在实现从资源工业基地到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战场的华丽转身。目前,园区内工业企业达到34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家。盐湖化工产业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zui具特色、zui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粒盐的旅程也可以折射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之路上实现的历史跨越。其实,不只是在察尔汗盐湖,也不仅仅是盐湖集团在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迈出了探索资源型循环经济之路的步伐,在整个柴达木盆地,通过延长产业链来提高资源再利用水平的方式正在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
今日的柴达木盆地,像青海昆仑碱业和青海金锋实业这样的发展模式已不鲜见,通过加快产业融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越来越清晰。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西秦介绍,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启动实施《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加快推进试验区发展的关键之年。仅今年一年列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就有70个。上半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7.86亿元,同比增长20.5%;完成工业增加值154.63亿元,增长25.1%。目前,以盐湖化工等六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构成的主导产业框架初步形成。
王西秦说,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盐湖化工为龙头,融合油气化工、煤化工、有色冶金、特色生物、新能源开发六大产业为主导的循环经济特色产业体系。
驱车穿越柴达木盆地,只见公路宽阔平坦,铁路通向天际,输电线路贯穿东西,自动化通信四通八达,水利设施日益配套,绿色面积逐步扩展。作为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战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已初见成效,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全面起步,柴达木在打造循环经济试验区品牌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 供应商
- 青海铁源钾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 联系人
- 宋春丽
- 所在地
- 中国 青海 格尔木市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