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中国贸易政策面临新的转型

发布时间: 2010-03-12

中国贸易政策面临新的转型。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王受文近日表示,中国将全面审视实施了近30年的出口优惠政策,将变“奖出限入”为“奖入限出”,以推进贸易政策转向中性。
   乍一听,王受文司长出语有些惊人。如果说调整“奖出限入”的出口优惠政策不难理解,但是政策调整毫无过渡空间,直接跃进到忽视自身利益的“奖入限出”,却一时让人难以明白其中含义。
   对此,王受文司长有个解释,所谓“限出”,不过是限制某些资源型产品出口,而对于企业自主品牌和优势农产品出口,则会给予鼓励和推动。说到底,这种“限出”,其实是在出口结构上做文章,而不会盲目限制产品出口。这样的解释,也是说明中国政府已经在切实推进向中性贸易政策转型。
   究竟何谓中性贸易政策?通俗而言,就是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既不扩大出口也不鼓励进口。按照这样的政策,过分鼓励出口或者过分限制进口都是不妥的,国家不应该给进出口出台扶持、限制的政策。显然,这种政策在价值取向上追求无限接
近公平的贸易秩序,加入wto的成员,原则上都要向这个方向努力,不过在现实中却多少有理想化色彩。
   自从2001年年底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贸易政策已经出现了“中性化”趋势。这种趋势在出口方面体现为对出口补贴的取消,在进口方面则体现为重视程度越来越提高。无疑,无论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中性化”行为,都与wto的
原则与主张是统一的。尽管中国政府尚未使用中性贸易政策的提法,但方向已然明晰。
   今年1月中旬,商务部网站曾全文刊出题为《外经贸发展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挑战》的报告。这个报告引起强烈关注,既是因为商务部在报告中,以前所未有的明确方式传达了中国愿意以人民币升值来减少贸易顺差的态度,也是因为报告首次
提出实行更“中性”的贸易政策,改变传统的出口业绩导向,以求做到进出口大体平衡增长。
   一个国家贸易政策大的转型,总会有一些特定的背景因素,既要考虑到国内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国际经济环境,也要考虑到各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尽管出口增长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容怀疑,但是目前贸易顺差居高不下,国际贸易争端增多。刚刚公布的3月份贸易顺差为68.7亿美元,出现大幅“跳水”状况。不过,这个月度的顺差具有偶然性,并不能改变一季度顺差增长的总体
趋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追求进出口大体平衡的任务相当艰巨。另外,中国对外贸易中隐藏的贸易“贫困化增长”也有可能转化为现实——正如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所称的“里外不讨好”。这种窘境在逼迫中国贸易政策加快中性化转型。
   *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对外贸易,并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那么,对外贸易政策的中性化转型,会不会影响通过外贸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目标的实现呢?
   我们认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趋向应是在不违背wto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以国内经济发展要求为基础,倾向于采取开放型的公平与保护并存的贸易政策。中国贸易政策通过新的转型,以及具体的实施政策,应当要有益于数量和质量的
协调、出口和进口的协调以及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协调。如此,贸易政策的转型,将会在整体上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质量,从而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出力。
   具体而言,是要提升外贸增长的结构和效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逐步改善以及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如在结构方面,要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限制某些资源性产品出口,而要大力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在促进经济平衡方面,要完善信贷、税收、外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支持企业增加进口,尤其是注重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在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缓解国内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等。
   显然,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型调整要在wto的原则框架内进行。目前,商务部门已经在着手取消一些不合理的补贴措施,开始完善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政策。对于这一次贸易政策的中性化转型,我们当可乐观其成。


展开全文
供应商
新余市万达美线业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0790-6430866
手机号
13576475488
联系人
万红飞
所在地
江西省新余市五一南路
在线询价 拨打电话